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一百年贵州酒江湖,半世纪珍酒进化史——珍酒和它的工匠们

文章导读:珍酒珍十五系列报道之二本组报道共计10万字,敬请关注把酱酒做好,把世界推平高端访问,珍酒酒业总经理,


  珍酒珍十五系列报道之二

  本组报道共计10万字,敬请关注

  把酱酒做好,把世界推平

  高端访问,珍酒酒业总经理,胡波

  摄影:吴斯玄唐涛赵弯弯曹辰珍酒资料图

  导言:

  “从小闻着酱香酒长大,酱香酒已经进入我的血液,进入我的生命,它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珍酒酒业总经理胡波,一个高级企业管理人员,一年几十亿产值企业的操盘手。聊到情深处,一改惯常的“冷静、理性”,居然用如此“感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酱香酒的感情——那一定是真爱。

  胡波出生在茅台河边,1992年进入茅台酒厂,在茅台集团工作23年,曾经担任茅台集团山东大区经理、茅台市场部经理,原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副总经理。

  2016年,胡波出任珍酒酿酒公司总经理,接管了这个经历传奇的著名企业。

  我们很难从胡波厚实而天然的日常笑容中,探询一个统领千军万马,进军广阔市场的领军人物那种霸气,大多数时候,他是沉默的。

  然而当我们探询珍酒、探询酱香型白酒如何做大全国市场的时候,他明亮的双眼中瞬间闪耀锐利的光芒,英悍之气一时不可逼视——也许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男子汉广阔的胸膛中,纵有千军万马,都要整齐的听命令。

珍酒酒业总经理胡波

  小标题:产品的力量

  《贵阳晚报》(以下简称“贵”):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产品当然是第一位的,我们先从一个细节开始,你怎么理解珍酒的产品精神?

  胡波(以下简称“胡”):酿造酱香酒,是我们贵州的一个古老行业。珍酒从1975年开始做,到今天42年,作为酱香酒这个家族的一员,珍酒还算年轻的。珍酒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们一以贯之的细节把控,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具体的、客观的,不是玄学,不是时髦,更不能是忽悠。尤其是酱香酒酿造这种传统行业,更其需要工匠精神——高质量的酱香酒生产,需要积累,这种积累包括“技术的积累”和物质的积累。

新酒流长,珍酒酿酒第十五班

  酱香酒的酿造,很大程度上还是“经验科学”,没有标准的操作规范,无法“标准化”。我们组织大规模的生产,靠一个人、一个小团体的力量,是肯定无法完成的,他需要一代代的酿酒精英,不断培养团体,在全部人员中形成一种“操作惯性”,从而形成企业的生产逻辑。酱香酒的生产工艺,是以“人”作为传承媒介的,师父带徒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珍酒在这方面有优势。珍酒本来是当年“试制茅台”的产物,当年的老师傅们,都是从茅台酒厂调过来的,郑光先、张支云、杨仁勉、林宝财这些人,本来就是茅台厂的精英,尤其是我们的老酒师张支云,是从成义烧房时期就当酒师的老师傅。这一代人传承并发展了酱香酒的酿造技术,茅台的工匠精神,在珍酒厂得以延续。珍酒的酿造血统,是茅台河谷数千年来酿酒传统的“正宗。”

酒中珍品,珍酒酿酒3车间

  酱香酒区别于其他香型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需要漫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包含两种概念,每一瓶酒从酿造出来到出厂,至少需要5年;此外,要得到高质量的好酱香,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物质积累基础,比如珍酒系列的“珍十五”,就是用八年的老酒加十五年以上的老酒作为基础勾调出来的,需要有充足的老酒库存。

  年复一年的生产,年复一年的储藏,每一年、每一天、每一个环节都精雕细琢,匠心谨慎,环环相扣,绵绵不绝。那怕是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它的影响可能长达数十年之久,甚至影像到下一代人。

  贵:现在是传播时代、媒体时代,大家都愿意讲“包装”,我们如此用心雕琢产品,是不是会形成本末倒置,反而在市场上失去速度呢,产品本身在竞争中有多大的力量?

  胡:你说的没错,产品形象是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产品形象再好,速度再快,也会崩溃。正因为传媒时代,信息的传播多元化、渠道碎片化,人们都靠“圈层”获取信息,信息不对称的“旧时代”,早已经被打破,产品不好,包装做出花来也没有用,它会迅速在“口碑传播”中崩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

  酱香酒是传统“手工业”,不是高科技,不会因为一时的技术革新而迅速更新换代。它只能用“工匠精神”耐心打磨,急功近利发热躁动,不适合酱香酒这个行业。酿造酱香酒,不光要有“匠心”,还要有“禅意”,窗外电闪雷鸣,我心中春和景明,耐得住寂寞才造得出好酒。

珍酒“珍十五”的生产线

  小标题:快乐珍酒

  贵:我们知道,你倡导了一种叫“去中心化”的管理思想和推动了一种“快乐文化”,能否解释一下?

  胡: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了5个层级,最后一个层级是“自我实现”。企业是一个组织,企业开展业务,形成了更大的外围组织,它们的核心,其实就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我的“去中心化”,其实是为了平衡、或者说规范这种关系而设计的。

  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历来崇信领袖,崇信权威,形成的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组织关系,我的去中心化,就是要把金字塔“推平”,形成一种“网状结构”,每一个节点,都是网络的关键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使信息和物质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它从“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改变为“从左到右”的平行传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创业的可能。这也在客观上要去我们“去中心化”。

  实际上,金字塔型结构,是信息、物质传播不畅通的时代,被“逼迫”出来的,它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才能调动整个组织运行,其实那个看似高高在上的“中心”,累的要死。

  信息和物流的发达使推平金字塔成为可能,尊重每一个个体,包括员工和合作伙伴,让他们成为事业的参与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中心”,只需要制定合适的规则就可以了。

  每个节点,每个人都独立,每个人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在体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把工作变成生活本身,使梦想得以实现,就是最大的快乐。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珍酒厂景

质量在手中”,珍酒酿酒车间

每天出厂2000件的珍酒包装车间第一生产线

珍酒采用陶坛储藏,图为晾晒中的陶坛,每个陶坛的容量是2000斤

  小标题:酱酒是大家的

  贵:贵州之外,其实酱酒的影响力是很小的,你怎么理解酱酒在中国的地位和珍酒在贵州的地位?

  胡:全中国2016年的白酒产销量是1300万千升,而酱香型白酒的产量大约是13万千升(2016年当年单产),大概是百分之一的概念吧。酱香酒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新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消费正在向高品质和个性化消费升级,中高端价位的高品质的酱香逐渐成为白酒消费的主流。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落实到餐桌上,纯粮酿造品质上乘的酱香酒对人体健康的文化,在茅台的带动下,开始从高端人群往下延伸,逐步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所以我们可以判断,未来3-5年酱酒将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有品牌基础和卓越品质的酱酒企业将获得高速发展。而珍酒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品牌基因和品质基础。

  酱酒的发展空间很大,也有越来越多人加入经营酱酒,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本着匠心去经营,首先要把产品的品质做好,再去谈推广。酱酒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酒,不要为了利益去损坏了我们贵州酱香酒的品牌形象。

  我们很多企业,就喜欢盯着隔壁邻居,争那一亩三分地,打得头破血流。就贵州市场的拥挤程度,实际上酱香酒在贵州的竞争,是个“零和游戏”,没什么好争的。

  但是放眼全国市场,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开发空间,我本人耗尽我的全部职业生涯,也不可能用得完这么大的市场,所以我们贵州酱香酒,大家是兄弟、是队友,要把心胸和眼界都放宽一点。

  酱香酒是最好的酒也是最贵的酒,这是它的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决定的。随着消费者对酱香型酒的了解逐渐加深,酱酒的未来,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