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科技 > 正文

马化腾清华对话钱颖:互联网行业就一张船票,谁拿到谁活!

文章导读:    马化腾对话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 22日下午,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参加清华大

    

马化腾对话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

  马化腾对话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

  22日下午,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参加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6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发表了演讲并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进行对话,就自己的成长经历、腾讯发展历程中经历过的困难以及微信诞生背后的故事,进行了分享。

  以下为马化腾重要观点

  1.地理位置很重要,周围氛围很重要,跨界很重要!

  2.合作伙伴很重要,长处互补最关键。

  3.消费群体定位很重要,产品设计要以客户类型为导向

  4.当前创业环境更激烈,但是还是要专注解决一个具体的痛点,哪怕是一个小的痛点,脚踏实地才能活下来。此外当前跨界很重要,机会会更大!

  5.互联网行业就一张船票,谁拿到谁活!(说的是具体分支领域)

  6.微信是从邮件系统起身,最早是为高端客户希望开发快速邮件系统,相对于QQ大众化的应用可以说是向更高端走,所以公司在解决生存问题后要考虑向高端市场前进。

  7.企业可以从模仿开始,但发展于创新。

  8.中国目前在应用层面创新有一定领先,但是在基础层面创新不够,未来20年需要在这方面提升

  9.腾讯非常重视AI技术发展,未来不可估量(这一点罗瑞兰,马云,马化腾同时提到)。看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了。

  以下为对话部分笔记:

  兴趣爱好是天体物理。研究宇宙的知识,看科幻小说,会让自己有前瞻性。

  学习计算机的时候,更加在乎课外的项目,比课上学习的东西多。三四十名,在10名左右。

  刚开始对软件感兴趣,在深圳。创业,电脑公司,其实是装机。同行都是小学初中毕业。跟大家没有竞争力。然后决定去企业里锻炼。

  会写C语言。离毕业3个月就找到了实习单位。都懂通信和计算机的人很少,自己很幸运是这样的人。主持人总结跨界很重要。

  创业者,企业家,管理者,领导者的转变:

  个人的领导能力和风格是如何塑造的:

  1,起初生存。给员工发工资。小企业成功概率很低

  2,找合作伙伴,一起做,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多是自己的同学。自己擅长产品,同学擅长跟政府合作,行政,法律。还有个同学长得像老板。很有派头,站在前面。自己像工程师,把活儿和产品做好。

  3,平衡大家的各种想法,尤其是在做得不好的时候。自己说服能力还ok,自己善于引导。有好多事情都是自己引导出来的,人家以为是自己想起来的。管理就是这样的不是一言堂。

  现在腾讯就是这样多元化的,各种声音出来

  4,在做决策的时候该动手还动手

  大学时没有做过干部

  怎样领导之前的同学(曾经做过干部)答:只是一起合作

  如何match与80后90后的想法,关于产品和领导

  1 了解年轻人,找准年轻人的触觉,公司加入更多的年轻人

  2 鼓励内部竞争

  3高管大多是70后

  4 搭建平台,开发新产品

  主持人:现在又是创业高潮。对现在创业者的忠告:现在的环境好多了。大公司在搭建生态平衡,对我们有利。人才多。

  不要想太大。先想小一点,解决小痛点。有了根基再扩大

  还要重视跨界。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连接,在里面寻找机会

  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挫折:

  3次,1,开发的产品想要卖,投标投输了,融资很难。没钱买服务器。投资者担心盈利模式。

  想法。养肥了再卖掉。但是三大门户网站没看上我们。

  2,与MSN的竞争。如何做到比国外的产品更适合中国人。针对中国奇怪的网络对产品做了优化。

  个性化的很多创新:如头像的个性化

  3,微博的出现,很强大的竞争。当时有3个团队报名,做出一个产品,解决从pc到移动的问题。

  最后一个团队做出了微信。微信是从升级qq邮箱开始的(适合在手机移动端使用的短邮件)

  外界说我们拿到了一张船票,拿到票上船,其余的就没机会了

  微信的启动:有很多高端人群在用

  we chat 的名字是马想出来的,刚开始想到什么信,还想到q信,后来就叫微信

  we 和微同音,就这样吧。哈哈哈

  创新:自己不做竞争对手也会做,为什么我们自己做呢

  难关:超越产品和技术上的问题。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最开始的合伙人在在企业的位置:现在是长期投资者,不干涉。

  腾讯是非常典型的从1到N,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常创新。并且青出于蓝的,有什么给大家分享的:

  国内的赛道紧,所以需要我们跑的更快。中国的激烈程度远超美国。所以互联网的更新迭代快过美国。

  中国的创新开始影响美国,比如facebook会有点餐。

  卖西瓜的老太太微信支付。可以看出微信的强大

  媒体人:硅谷也开始山寨中国了

  中美一直在互联网上创新和迭代都很活跃,但是欧洲,日韩一直没有跟上。如何看待:我们是在应用上的创新。其他国家可能在于长远的如自动驾驶等等。

  腾讯在这长远深度创新上有什么计划么

  之前在公司内部设计了研究院,现在组建了AI实验室。做更前瞻性的研究。与清华老师和同学也有合作。如,根据手机ip地址可以精确到街道。接下来也会有更多合作。

  有具体的深远影响创新的产品想法么?

  open有想法,但是如果产品和自己DNA不同的内容会采用合作的方式?

  未来有类似微信强大产品出站的预测么?

  方向:更强大的计算环境所提供的便利,如根据人脸就能知道人的所有基本信息。

  过一个星期就满45岁了。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有什么个人感想:只是过程和阶段。很幸运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环境里做些事情。世界10大最有影响力的10大公司,6家美国,4家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基本过去,下一步抓住消费升级这个优势。

  问答环节:

  问;如何给工科男建议,将来可以做出类似的成就?

  以游戏为例,语言前段和后端软件开发,需要美术美工,需要文学功底写剧本,需要经济知识来定价。所以任何一个东西都是需要融汇贯通的。所以不能只关注自己眼前学习的专业。

  问:觉得公司对教育和科技投入不足,对人类前沿灵域有贡献的想法么?

  这是一场昂贵的对话。哈哈哈

  自己也在清华学习班里,以后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有很多因素:高端人才毕业就出国了,不是有资金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制度体质的问题。

相关阅读
关键词:腾讯 清华 产品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