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军民融合军地对接平台暨军方联络处日前在海淀正式揭牌启动,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民用领域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与国防需求无缝对接,大胆探索破解促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瓶颈”难题。 无人机、远程定位、侦察机器人、耐火技术……不少为国防需求服务的技术离不开民用领域企业的创新火苗,同样,很多高大上的军用技术与民用领域结合后也能发挥极大的惠民作用。据悉,平台将通过构建军地双方协调机制,军民先进技术发现、对接和验证机制,军民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形成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推进军地协同创新。 作为对接平台的一部分,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后勤保障部、训练管理部,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和空军指挥学院等13家军方联络处同日揭牌。 同时,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学院成立,学院将建立线上线下互动、学研孵产一体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打造中国首家融合式组织、混合制体制、体验式教学的创新学院。海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将努力建成军民融合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重大技术发明基地、创新企业孵化基地、产业链条培育基地,不断加大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投入,重点加强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科研开发力度,并以“百、千、万”作为奋斗目标——每年培育孵化100家企业,每年培训1000名高端人才,助力打造“万亿军民融合产业”。 |
中关村军民融合军地对接平台启动
文章导读: 中关村军民融合军地对接平台暨军方联络处日前在海淀正式揭牌启动,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民用领域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与国防需求无缝对接,大胆探索破解促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