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单车的火爆,骑行正重回北京人的生活。然而,机动车挤占自行车路权,却给本该畅快的旅途添了不少“堵”。14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杜立群带来了两份保障自行车路权的议案。 “北京以前有个外号,叫自行车王国。可现在机动车和电动车增加了,生生把自行车的路权挤了。”杜立群说,他自己就是个骑行爱好者,眼下极受关注的小黄车、摩拜单车、公租车都用过,但使用体验却不乐观。查阅了交通部门的资料后,他发现北京约有56%的自行车道被机动车停车占用,五环内52%的人行道有效宽度不足1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行车骑行道在河畔、郊野延伸,杜立群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但自行车路权不应只限制在这些区域,更要服务于人们平时的生活。 他建议,应加快推动北京市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规划。城六区每年建成不少于10个示范区,100条示范路。到2020年,城六区形成3200公里具有独立路权的、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在资金和制度保障上,设立自行车与步行交通改善专项资金,滚动编制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改善年度计划,建立年度考核评估机制。 他的第二份议案也和自行车有关,不过更着重于一个“点”的建设:在昌平回龙观建设自行车“高速路”。杜立群解释说,自行车“高速路”是一条单独的封闭式道路,只允许自行车通行,中间不设红绿灯。为方便骑行者,路旁会专门开设驿站,用于中途休息和修车。他建议,回龙观地区可建设南北两条自行车“高速路”,北线用于通勤,长约13.9公里,穿越上地;南线用于休闲,长约15.3公里,沿途多绿地。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路网建设中,杜立群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设小街区、密织路网,增加林荫道的数量,让骑行者在炎热的夏天尽情飞驰在林荫道中。他说,目前,城区的路网密度小于每平方公里5公里,“如果这个数量增加到9公里,拥堵的现象就能大大减少,骑行体验也将更舒适。” |
杜立群:回龙观试建骑行封闭式道路
文章导读: 随着共享单车的火爆,骑行正重回北京人的生活。然而,机动车挤占自行车路权,却给本该畅快的旅途添了不少“堵”。14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市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