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只占全国2.3%,GDP却超过十分之一的京津冀板块,将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而愈发光彩。上周末,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机遇理论研讨会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的多位专家为京津冀诊脉支招。有专家预测,随着三地政策的进一步互认和突破,京津冀很快就能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过瘦”的河北要增肌 “北方资源型重化工省份,都面临艰难调整的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一鸣一开场,先说的是整个北方。 在周围省份发展都进入转型期的背景下,京津冀是亮点,但亮点之下也出现了“黑斑”。他认为,京津冀虽然将成为同一个板块,可内部有着相当悬殊的差距。 “以人均GDP看,河北仅为北京、天津的40%左右。距离北京300公里的区域,还有环京津的贫困带。”他说。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许爱朝带到论坛上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仅为51.3%,不仅远低于北京的86.5%和天津的82.6%,甚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低了4.8个百分点。 与会专家认为,在整个京津冀板块中,优质资源过度集中于京津冀,河北省的市场化机制滞后,整个京津冀的要素、产权、技术交易明显滞后,市场化程度明显低于长三角、珠三角。 同时,河北省的空中交通功能发展不起来。“石家庄的机场客流量在全国省会中是最小的一个。为什么?因为你的客流都被北京、天津吸引走了。”王一鸣自问自答,而台下一片沉默。 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河北省的铁路枢纽总量和货运量近年都在减少。虽然都是临海,但天津将河北的港口资源吸引走之后,河北的港口发展受到影响。 “发展城市群,一定要解决其中中小城市过于瘦弱的问题。”王一鸣说。 交通网要加上互联网 王一鸣表示,破题的方法,是加强区域内交通通道的建设,通过功能疏解来实现“一盘棋”。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院院长张国华在说交通网的同时,研究了另外一张网。“物质的交通网络加上互联网,才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未来。”他说。 与会专家举例说,在北京疏解区域性批发市场的时候,河北固安正在打造一座28平方公里的永定城商贸产业集群。和在北京时从事相对低端的收货、发货相比,这座永定城引入了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平台等云计算模式,已形成创业设计、个性化定制、实体体验、线上交易、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商贸模式。 站在国家智库层面,王一鸣分析,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转移并非“原始转移”,而是在升级之后再去提升当地的生产业态。 “当地必须有新的产业支撑。”他说。 应打破壁垒加速互认 北京市发改委曾经发布,去年前三季度北京企业对天津企业投资的认缴出资额为684亿元,对河北投资的认缴出资额为871亿元,同比均有大幅增长。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带来一组数据。2011年到2015年,北京输出到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从55亿元增加到111亿元,增长了一倍;但是从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的15个月里,仅中关村的企业就在天津、河北设立了318家分公司和970家子公司。 “在国家强力推动下,溢出效应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要考虑如何长期保持下去。”王春法说。 许爱朝表示,河北省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他在会上打起了“广告”,说河北省是有需求、有空间、有途径的好区域。 什么企业更适合去河北?王春法建议所有人注意梯度格局。 “北京是原始创新,天津是集成创新,河北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他说,2017年,京津冀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率将得到明显提升。 按计划,到2020年,这个区域的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王春法建议,三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相差较大、高技术企业认证没有实现互认、享受北京试点政策的企业到了河北和天津要二次授权等问题,都急需破题。 王一鸣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边界,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发展城市群,形成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突破原有长期存在的问题。 |
专家把脉京津冀:打破边界 形成利益共同体
文章导读: 面积只占全国2 3%,GDP却超过十分之一的京津冀板块,将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而愈发光彩。上周末,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机遇理论研讨会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