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305个自然村的村名篆刻作品展正在进行。这是对昌平本地特色文化的一次展示。熟悉的村名唤起了不少居民的乡愁记忆。 昌平305个自然村的村名记录了村落的发展和变迁。其中,大量的老村名客观描述了当年该地区的自然风貌。以虎峪为例,在辽代成村,因村北有虎峪山,村随山名更名为虎峪;一些老村名则反映出该地区的政治沿革,如旧县,明代曾为昌平县治所,古称旧县,沿用至今;还有一些村子则以定居者姓氏命名,如王庄、化庄、张庄、曹庄等。 时间让村落的面貌大变样,但村名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谈起筹备村名印章篆刻的初衷,昌平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用篆刻艺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保留这些充满本土特色的村名,可以“印”刻昌平记忆,也让人们更加关注昌平的地名文化。 据介绍,这次展出的篆刻印章有大篆、小篆、汉印、金文等多种字体风格,印章材质涵盖金属、木质、石材、陶瓷等。 |
北京市昌平区305个自然村的村名记录村落的发展和变迁
文章导读: 昌平区305个自然村的村名篆刻作品展正在进行。这是对昌平本地特色文化的一次展示。熟悉的村名唤起了不少居民的乡愁记忆。昌平305个自然村的村名记录了村落的发展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