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创新的家园、创业的乐土——面积已覆盖海淀区全域的中关村科学城,是北京这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区和核心区。 部分大卖场腾退以后,中关村现在怎么样?创新创业的现状如何?……2月3日,大年初七,农历新年后首个工作日,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社记者走进科学城,从由购物中心腾退后创办的创业公社,到由大卖场变身智能硬件孵化创业空间的海龙大厦,再到由清华园宾馆等改建的中关村智造大街,一路探访…… “如果说中关村最早是个电子大卖场,后来是一个超级软件园,现在就是一个超级孵化器。”暮色初降,中关村智造大街一间咖啡馆内,大街运营方、北京海东硬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扬的话,代表了无数人的心声。 “卖场聚集地”变身“活力创新区” “一年半前这里还是个大商场,现在已有130多家企业,招商率达到97%,以文化类、科技类、互联网类公司为主。” 虽然是法定上班第一天,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海淀中关村西区“创业公社”国际创客中心里,不少孵化空间已经开门营业,运营经理周洪旭边走边介绍。 “在这里,虽然只有3到6个月免租的时间,但也能节省10万元的成本。”台湾青年创业驿站内,墙上“出题优”3个大字格外醒目,一张长桌子旁,一大早从甘肃返京的北京互动优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陈向东正在电脑上操作、输入招聘人才的信息。 “今年我们要把研发的云端实时互动系统从已经采购的10多所高校推广到50所高校,以后还要发展题库,现在只有4个人,招人是当务之急。”陈向东说。 创业公社、海龙大厦、鼎好大厦、中关村e世界……昔日电子卖场聚集区,正吸引创新资源聚集,成为创业公司聚集地。中关村西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伟说,5年来,中关村电子卖场和购物中心已压缩零售营业面积55万平方米,疏解2100多家商户,“一场疏解人口、提升业态的‘腾笼换凤’行动正在加速进行。” “创新生态圈”引领“产业变革潮” 已是黄昏时分,清华东门一侧,380米长的中关村智造大街上,一家咖啡厅和一家拉面馆的灯光仍然亮着…… “以前的中关村产业有点‘软’,不够‘硬’,智能制造应该有所体现。我们要让制造业插上智慧的翅膀,打造智能硬件的梦工厂。”鲁扬说,大街去年7月开街,已经有40家和“硬科技”有关的企业和平台签约。 “任何电子设备的核心电路板都是从一块‘裸板’开始,设计焊接各种电子元器件,实现不同功能,这个过程是智能硬件创新的关键环节。”硬创空间快制中心内,正在整理东西的中心负责人孙宏宇拿起一块红色“裸板”说,过去需要一个多月的设计制造过程,如今在中关村智造大街最快3天便可完成。 在中关村智造大街,和孙宏宇负责的快制中心实验室一样,工业设计、3D打印、电路设计制造、设备检测等围绕智能硬件的实验室扎堆聚集。 “现在是智造大街,以后会变成产业园、产业基地。”鲁扬说,街区入驻企业年产值按380米街区长度均摊,平均每米创造产值约800万元,说明智能制造新产业、新生态圈的巨大潜力。 “创新服务站”构筑“创客梦之家” “让所有的梦想都有一个家。”中关村西区创业公社一块黑板报上的这句话,令人过目难忘…… “半年多时间,我们为600多个创业团队办理了创业公司入驻、注册等业务,接待咨询700多人次。”海淀街道创业公社“红帆党群工作站”,是海淀基于创新创业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打造的创业服务“一站式”窗口,过去半年,工作人员孙沙和同伴就近为大量创业者提供了“身边的服务”。 知识产权咨询,法律咨询,创业导师服务……“红帆党群工作站”还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海淀中关村智造大街,一座名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办公楼内,集合了涉及创新各个环节的政府部门、市场机构、金融机构等。 “有别于以往的服务模式,这个一站式服务中心是中关村智造大街的核心特色。”让鲁扬感到自豪的是,创新服务给区域带来创新吸引力。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中关村静下来了,人群结构也发生变化,高科技人才更多了。”张伟说,“这个超级孵化器孵化出来的成果,加上这里良好投资资源的催化,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不仅支撑海淀区的经济增长,也辐射到全北京甚至其他地方……” 新华社记者 李斌 涂铭 李峥巍 (据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
“中关村现在是一个超级孵化器” ——“开工日”中关村科学城见闻
文章导读: 这里是创新的家园、创业的乐土——面积已覆盖海淀区全域的中关村科学城,是北京这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区和核心区。部分大卖场腾退以后,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