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东城推分类垃圾三渠道运输

文章导读:  居民在家中自行分类、楼外集中投放、各部门分类运输、月底积分兑奖,全市最早引入垃圾分类刷卡积分方式的龙潭街道,选取绿景苑和绿景馨园两个社区进行试点,年内实现发

  居民在家中自行分类、楼外集中投放、各部门分类运输、月底积分兑奖,全市最早引入垃圾分类刷卡积分方式的龙潭街道,选取绿景苑和绿景馨园两个社区进行试点,年内实现发卡率、知晓率和参与率三个百分之百。

  走进龙潭街道绿景苑小区,三种颜色的垃圾桶放置在居民楼下。一大早,出门遛弯的徐莉将家里不用的纸箱折叠好放进蓝色的垃圾箱旁,又将装着瓜果皮和剩菜的袋子倒进绿色箱子,最后把塑料袋扔进了灰色垃圾箱。接着掏出一张IC卡,交给垃圾分类指导员李秀舫。卡一刷,POS机里慢慢吐出一张小纸条,“够50分了,可以兑换购物券了。”老人收起卡,心满意足地去买菜了。

  正值出门上班的时间,不少人带着分好袋子的垃圾下来,分门别类扔进不同的垃圾箱。“积分够50,就能兑换一张10元的超市购物券。做这个事也不是在乎那点儿钱,垃圾分类是好事,大家都受益。现在习惯了,择菜就直接放个小袋子里,这垃圾都分开,该放哪里放哪里,也不觉得麻烦,习惯成自然吧。”绿景苑小区的居民杨婉宏笑着说,现在不分类都不习惯了,前几天去看儿子,回来的时候顺手就把儿子家的垃圾给拿回来了。“他们那没有分类,都混在一块,看着别扭。”

  垃圾分类收集上来,还要分三个渠道分别运输。“这绿的是扔厨余垃圾的,统一由城管拉走处理;这蓝的是可回收垃圾,通俗说就是能卖钱的,就给专业的回收废品的;这灰的就是不可回收的垃圾了,交给物业拉走处理。”李秀舫说。不仅要在收集环节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在运输环节也要重点关注。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运走不同类别的垃圾,可以有效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二次混合。

  据街道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几年的时间,大家从嫌麻烦到接受,再到自觉将垃圾分类变成习惯,社区的居民支持,垃圾分类的效果也不错。据介绍,目前还是中老年人参与的比较多,下一步要把年轻人都带动起来。选取了两个小区做试点,力求在今年内实现发卡率、知晓率、参与率三个百分百。“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达到百分之百是一件挺难的事,不过垃圾分类是一件大事,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家的习惯和意识。以后也要逐步推行到所有的小区。”

  据东城区城管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实行垃圾分类主要是在成熟的居民小区,全区共有216个小区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中来,还剩下40多个小区也要逐步推进。另外,东城地处核心地带,平房区相对来说占比更大。“我们正在尝试与引入平房区的物业公司合作,在平房区也推行垃圾分类回收。”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