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北京市公共场所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配置指导目录(试行)》,其中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将统一配置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 指导目录包括三类,即普通公众即可使用的基础性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医疗专业人员方可使用的专业性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选配的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目录明确,基础性和专业性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为必选项,原则上不可删减但可以同类替代。 依据目录,基础性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共有31种,包括电子体温计1个、碘伏消毒片10包、旋压式止血带1个、可塑压板2套、人工呼吸面膜2个、护目镜2个、应急照明工具1个、电子血压计1个、简易颈托1个、保温毯1个、铲式担架1个、轮椅1个等。专业性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共有5种,分别是听诊器1个、阿司匹林1瓶、硝酸甘油1瓶、沙丁胺醇类喷雾剂1瓶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1个。此外,选配的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包括弯头止血钳1个、荧光棒1个和止血粉剂等。 |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公共场所须配除颤仪
文章导读: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北京市公共场所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配置指导目录(试行)》,其中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将统一配置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指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