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昌平化庄社区拆除万平米违建 清退流动人口超千人

文章导读:千龙网讯(通讯员 李冬冬)“说了这么多年,该是时候拆迁了。拆吧,拆了好……”夹杂在隆隆的机器作业声和叮铃咣当

740832842843065493

  千龙网讯(通讯员 李冬冬)“说了这么多年,该是时候拆迁了。拆吧,拆了好……”夹杂在隆隆的机器作业声和叮铃咣当的砖石碰撞声,一对水果店的夫妻一边往车上搬东西,一边说道。3月7日上午,挖掘机等20余台设备开进了昌平区城南街道化庄社区,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集体场院的一堵墙应声而倒,落下了化庄社区非住宅违建项目拆除工作的第一锤。此次拆违面积近1万平方米,疏解低端产业租户117户,累计清退流动人口1024人,预计1个月内完成全部拆除工作。

  沿着化庄社区的主干道,记者走了一段。这是一条宽约5米、长约900米的路,两边小饭馆、理发店、水果店、药店、裁缝店、熟食店、小超市等“一应俱全”。一块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黑色斑块,那是经年累月留下的油污。一根根横七竖八的电线、晾衣绳交杂着穿街而过……

  化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邵国华见证了十几年来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化庄社区位于昌平区城南街道东南部,龙山和凤山之间,紧邻都龙王庙。自1993年起,化庄村大部分土地陆续被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征用,村民于1994年、2003年分两批转为非农业人口。转非后,居民开始增建房屋,获益“瓦片经济”。2003年,化庄撤村建居,成立社区居委会。多年来,房租从最初的每间不到100元,涨到现在的每间500元,房子从1层、2层加盖到3层、4层。房子越盖越高,租客越来越多,钱包越来越鼓,可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却每况愈下。素有“凉山化介”(介山、山峡、凉水河、化庄)之称的其他三村都完成了旧村改造,化庄社区成了昌平科技园区内唯一的城中村。

  对于这个“唯一”,居民并不乐见。交通拥堵是大多数城中村的通病,化庄也不例外。每天早上开车出社区送孩子上学和上班,是张永宽全家最头疼的事。化庄社区只有一条900米长的主路,南北两个出口,最窄处仅容得下一辆小轿车通过,有一辆车稍作停留,路就堵得水泄不通,车辆剐蹭更是“家常便饭”。“大家都着急出去,要是遇见两个暴脾气,一准儿吵起来。”张永宽也曾尝试早点出门,但是没用,“起再早,也架不住人多、车多啊!”

  除了交通,居民对社区内的环境卫生、治安状况、以及消防隐患等方面也颇有微辞。面对这些,城南街道也曾无数次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却始终收效甚微。就拿停车这件事来说,车停在外面总是隔三差五丢东西,停在社区里又会加重拥堵,居民只好把车停在了原本用于健身的广场上。

  控制违建与村民建房矛盾激化,基础设施陈旧,居住条件恶劣;治安情况差,安全隐患多……这些都是社区管理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困难,也是压在街道和社区“两委”干部心里多年的大石头。改造迫在眉睫!

  其实,关于化庄社区棚户区改造的事情早已被提上了日程,却又一再搁置。化庄社区东部的大运河-白浮泉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运河文化带最北端的起点。由于文物保护对周边的建筑控制,多家开发商都曾拟对化庄进行改造,终因不能平衡资金问题而终止。

  下猛药才能治沉疴。借着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东风”,城南街道办事处主任张田华说,今年,城南街道将加大力度对整个区域进行改造。此次对化庄非宅违建的拆除,就是为随后的棚户区改造打基础。下一步,还将对旧县奶牛场、邓庄果园大棚以及辖区在建施工项目临建等进行拆除,预计拆除总面积17万平方米。

  不光城南街道,昌平区多地的棚改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记者从昌平区棚改办公室获悉,除城南街道化庄社区外,今年正在实施的棚改项目还包括回龙观镇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及“北四村”,东小口镇兰各庄村、店上村(组团)与沙河镇西沙屯村、满井西村三地,预计拆除总面积600万平方米。拆除后的土地,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退耕还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促进产业升级,为居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拆迁了。希望拆除以后,能好好规划,栽一些花草树木,建一些公园,环境好了,住着敞亮,日子也过得舒心!”居民张学军说。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