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京津冀两会连线:建议首都周边设立"脱贫试验区"

文章导读:  民革中央建议:设立“脱贫试验区”在河北省的承德、张家口、保定等首都周边地区,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深且集中连片的地区,与相距不远的北京和

  民革中央建议:设立“脱贫试验区”

  在河北省的承德、张家口、保定等首都周边地区,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深且集中连片的地区,与相距不远的北京和天津形成强烈反差。民革中央在提交给此次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中建议,设立“京津冀脱贫试验区”,针对京津冀区域贫困问题的特点和根源,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民革中央在调研中发现,河北扶贫开发工作面临资源禀赋差、人才支撑不足、产业带动弱、环境约束大、资金制约重等问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冲破体制机制的隐形藩篱,才能跳出困境,从根子上改变面貌。

  民革中央建议,做好六个“结合”,设立“京津冀脱贫试验区”。

  一是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支持试验区制定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旅游产业。开展京津冀三地医疗保障一体化试点,建立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医疗资源为保障的“医养结合”产业体系。提高试验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引导商业险保险公司结合试验区产业特色开发特色险种。

  二是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立足“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鼓励外省市提高向京津冀地区的电、气等清洁能源的输入比例,扶持试验区内新型清洁型燃煤替代燃料的推广应用;以中央转移支付等形式,设立专项脱贫基金;开展林权、水权确权及交易试点;根据当地实际,合理调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允许山地丘陵地区建设占用耕地补充园地。

  三是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建议中央对试验区内贫困县的涉农土地出让金给予免收或全额返还,直接作为当地脱贫资金,专项用于推动农地流转、鼓励规模化经营和涉农企业发展;注重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贴息贷款等金融优惠政策,吸引农业科技型企业落地试验区;开展职业教育产业化试点,探索京津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营商模式创新。

  四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将易地搬迁脱贫工作纳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适当放松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加大项目验收环节的监管和问责力度;大幅增加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方面的投入。

  五是与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相结合。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特别是建立与精准扶贫相对应的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法律意识;善于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规范民事民治管理机制;以治理陈规陋习、保护生态环境等为切入口,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六是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培养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干部作用,明确村第一书记的职责定位,加大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工作并轨力度,将到贫困地区基层锻炼作为干部晋升的硬指标,积极打造一支与精准扶贫相匹配的村级扶贫队伍。

  记者 武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规划局副局长霍兵

  改革规划思路建世界级城市群

  “有必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结构等内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明确区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三省市规划之间的协同程序,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为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规划局副局长霍兵领衔提出了《关于制定京津冀区域规划法》的议案。

  霍兵说,目前,我国尚缺乏与区域层面规划相关的专门法律,制定“京津冀区域规划法”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规划法律体系。“应在相关法律中明确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定位,明确构建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格局。”

  霍兵表示,改革开放先行区是天津“一基地三区”建设的统领,这个重要观点首先应体现在城市规划理念上。他透露,在天津城市总规划(2016-2030年)修编中,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强化区域交通枢纽作用,优化生态环境,完善承接非首都功能平台,形成“主城—辅城—功能组团—特色城镇—美丽乡村”的全域城乡体系结构,积极培育区域中等节点城市,提升武清、宝坻、宁河、静海、蓟州等辅城的综合功能,融入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天津日报记者 魏彧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大学副校长李小亭

  因地制宜建设环京津特色小镇

  “要发挥京津冀的区域优势,依托大城市,依托建制镇,依托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建设环京津特色小镇,给当地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大学副校长李小亭说。

  李小亭代表说,我省环京津地区一些小城镇资源禀赋、经济基础较差,面临着发展难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要“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提质’、 重要节点城市‘扩能’和县城‘攻坚’,有重点地培育特色小城镇”,可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

  2016年,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京津冀地区共有9个,其中北京市3个,天津市2个,河北省4个。我省出台的《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

  李小亭代表建议,建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主攻方向,不能简单复制、同质化发展。

  李小亭代表说,建设特色小镇,不能盲目开发,需要作出相应的规划,对当地形成持续的产业支撑。在环京津地区建设特色小镇,还要关注交通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方面条件的改善,这样才能拉近特色小镇与县城、与大城市的距离。

  河北日报记者 王成果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