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 石家庄未来5年这样发展

文章导读:  未来五年,石家庄肩负着怎样的发展重任、路向何方?3月28日闭幕的石家庄市第十次党代会给出了明确答案:着力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建设现代

  未来五年,石家庄肩负着怎样的发展重任、路向何方?

  3月28日闭幕的石家庄市第十次党代会给出了明确答案:着力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向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迈进。

  今后五年工作的具体目标是,

  努力实现“六个显著提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省会首位度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逐年递增,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总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省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基本确立,为早日实现万亿GDP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7%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省重要外向型经济窗口。

  中心城市地位显著提升。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全省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真正成为代表全省发展水平的第一窗口和第一形象。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重大突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持续上升,水污染、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41.5%,PM2.5浓度降至68微克/立方米以下。

  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小康社会各项重点监测指标全面完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走在全省前列,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提升。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各级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干部作风更加过硬,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深入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开创省会发展新境界。做好对接文章。全面完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突出抓好京石城际等铁路的谋划建设,加快推进太行山高速以及津石、石衡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与京津的互联互通。做好服务文章。瞄准京津市场需求,努力把石家庄建成京津冀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养老休闲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做好借力文章。依托京津人才、技术、金融等诸多优势,充分发挥京津冀产学研联盟和科技大市场作用,与京津联合创建一批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和研发平台,打造正定县(正定新区)等一批产业转化基地,引进一批京津现代产业和优势企业,借力提升石家庄市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大力实施产业提升战略,厚植省会发展新优势。推进服务业规模化。拥抱“服务经济时代”,围绕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重点发展会展服务、金融保险、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力争五年后,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55%左右,成为全市经济主引擎。推进制造业高端化。以光电、半导体照明、卫星导航等领域为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速发展;以延伸新型制剂、现代中药等产业链为引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以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推动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型材料为关键,推动石化产业升级发展。

  积极实施开放崛起战略,拓展省会发展新空间。推进对内开放,着力构建“北接”“西拓”“东出”“南联”的区域开放格局。“北接”,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与冀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和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西拓”,强化与山西、内蒙古的沟通,谋划一批重大合作载体,在能源、旅游等方面开展产业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东出”,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和沧州出海口的联系,依托海铁联运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南联”,强化与邢台、邯郸、衡水等市的互动交流,搭建一批合作平台,促进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推进对外开放,放宽投资准入,在贸易投资、技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动石家庄敞开“大门”、走向世界。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省会发展新动能。把创新作为推进发展的战略基点,以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力争五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超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万家。力争80%规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突破和转化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建设为契机,加快现代省会建设步伐

  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优化城市发展布局。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以高标准设计提高城市品位,把石家庄独特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之中,传承历史文化,彰显现代风貌。以先进理念构建城镇体系,着眼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科学确定城镇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支持晋州、新乐、平山扩容提质,建设市域次中心;支持无极、深泽、元氏、高邑依托产业基础,尽快做大做强;支持井陉、行唐、灵寿、赵县、赞皇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大县;支持井陉矿区加快结构调整,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

  做优做强中心城区,打造省会发展“火车头”。把滹沱河作为“城市之眼”来打造,科学规划、全域整治、合理开发,提升滹沱河核心价值,为中心城区发展增添灵气。正定县(正定新区),整合城市发展规划,推进新区与古城融合发展。古城秉持正确保护理念,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尽早展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新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尽快成为省会新的增长极。主城区,加快非省会功能和业态外移搬迁,疏解人口,改善环境,使主城区更加繁荣宜居。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加强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强化与主城区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功能衔接、生态对接,尽快实现同城化发展。

  完善城市载体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加强高端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高校聚集区和职业教育园区等建设,加快推进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场馆建设,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区道路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轨道交通、轻轨及快速路网建设,大力建设公交都市,逐步打通断头路,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实施县城建设攻坚,补齐县域发展短板。按照“小县大县城”的思路,力争五年后有更多的县在县城建设上跻身全省30强,落后县全部退出全省后30名。大力实施“一二三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鲜明、拉动作用明显的县域主导产业,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

  加强现代城市治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让城市更加规范有序。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开展“建设文明石家庄,做文明石家庄人”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让城市更加文明和谐。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