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北京朝阳奥运核心区率先启动背街小巷整治

文章导读:  北五环的奥运核心区,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等大型场馆星罗棋布。靓丽的主干道背后,不少错落交织的小街巷却一度成为堵点乱点。日前,朝阳奥运村地区首条背街小巷

  北五环的奥运核心区,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等大型场馆星罗棋布。靓丽的主干道背后,不少错落交织的小街巷却一度成为堵点乱点。日前,朝阳奥运村地区首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和景观提升,今年年内,奥运核心区还将有4条小街巷焕然一新。

  306医院对面,一条小路干净平整。宽度虽不足十米,但步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各自划分得清清楚楚,以隔离栏隔开。临街居民楼外,开墙打洞的小门脸已被封堵得结结实实,城管队员正为一层住户的外窗安装镂空护栏,既不影响采光,又能避免隔窗售卖。

  “这条路叫军民共建路,长620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驻京部队帮居民一起修建的。”小路的资料全装在奥运村街道副主任谢友华的心里。他介绍说,附近5个小区,数千户居民出行全靠这一条狭窄小路。人车混行、路侧违停,再加上游商占道经营,早晚高峰的军民共建路上总是鸣笛声、叫卖声乱作一片。

  在奥运村地区,不足十米宽的背街小巷共有19条,拥堵、混乱的不在少数,这一乱,就是五六年。

  2016年秋天,奥运村街道的每个社区都相继召开了居民议事会,对辖区环境有什么建议、意见都可以畅所欲言。“大家伙儿吐槽最多的,就是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开墙打洞的问题。”南沙滩社区的王淑萍回忆说,经过表决,居民们一致决定清退21户“开墙打洞”的小门脸,规范停车秩序。奥运村街道随即制定了环境提升三年计划,计划在2017-2019年,完成19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军民共建路成了第一条试点路。

  奥运村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街道办联合城管、交通、公安、工商、食药等多部门共同入户,讲情说理,动员“开墙打洞”的房东主动清退。同时加强执法,查处游商散摊和违法停车,并在道路中央设置隔离栏,规范了交通秩序。短短一个月,就打通了军民共建路这个老堵点。

  游商散摊清了,乱停乱放没了,可环境提升工程只算完成了一半。“环境提升是立体的,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谢友华说,街道专门制定了背街小巷整治细则,共九大项27条,既包括路面卫生,也包括广告牌匾、围墙立面等,就连“绿化带无杂草”也明明白白写了进去,确保执行起来不出偏差。此外,街道还建立了定期巡查机制,社区书记和主任、干事、楼门长将分别担任片区、街巷、楼院的环境监督人,维护整治成果。

  如今的军民共建路不但干净了,也变美了。沿路的围墙、电灯杆、广告招牌都被涂成淡雅的灰色,显得古朴雅致。临街居民楼的阳台上不见堆物堆料,一个个淡绿色花盆摆得端正,隐约可见茂盛的植物叶子。“听说等天气再暖和点儿,街道还要请专家来教我们种菜种花。”王淑萍说,最近,她得空儿就在附近转转,门前小路变了样,心里头敞亮多了。

  今年年底前,奥运村街道总共将有5条背街小巷完成清理和环境提升,每条小街巷还将打造不同的色彩风格,有条件的道路还将种植紫叶李、大叶黄杨等彩叶树种。到2019年,奥运村街道19条背街小巷将全部治理完毕,路网将更加通畅、舒朗。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