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被占用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先农坛,将在未来3年内启动腾退。4月7日,记者从西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了解到,先农坛腾退整治已启动前期的方案研究,有望在3年内正式实施。 先农坛将现历史景观格局 先农坛和天坛一样,都是北京著名的祭祀建筑。它是中国古代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祭农场所。明清时,每年开春,皇帝会亲领文武百官行籍田礼于先农坛。 但先农坛仍处于被占用的状态。“西城区‘十三五’期间名城保护计划里,腾退先农坛是重要一项,怎么腾退,腾退多大范围,现在都在进行前期研究。”天桥演艺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安朝晖介绍。 安朝晖介绍,目前先农坛的外坛已经是建成区,内坛和庆成宫占地面积为264000平方米,其中内坛现在由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在进行合理使用,保存比较完整,庆成宫是腾退的主要范围。庆成宫在清乾隆年大修后作为皇帝休息和犒劳百官随从之地,文物本体占地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5平方米,目前被占用。“通过腾退整治保护,我们希望能够恢复历史平面布局和规整的形式,留存古都记忆。” 安朝晖表示,先农坛的腾退整治将在“十三五”期间正式实施。社会单位和居民陆续迁出后,西城区将恢复先农坛的平面布局,并依托历史建筑打造成绿地文化园林,重现历史上皇家祭祀先农、躬耕籍田的庄严肃穆氛围,向市民传播古代耕织文化。 鱼藻池上建遗址公园 金中都鱼藻池的遗址保护也将在未来3年内启动实质性进展。鱼藻池是金中都宫城的地面遗址,现状是一片烂尾楼,侯仁之先生生前一直呼吁要保护这一遗址。 “西城区政府准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将鱼藻池收回,还给京城市民,进而拆除烂尾楼、恢复水面和绿地。”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介绍。按照初步的设计方案,鱼藻池遗址将恢复一片马蹄形的景观水面,同时对湖中岛进行景观绿化。结合公园和水面的恢复建设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无论是腾退先农坛,还是鱼藻池遗址保护,难度都不小,仅凭文物部门自身,很难推动。不过昨天《西城区人大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决议》的通过,让孙劲松信心倍增。这项决议标志着,西城区人大将在全市率先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项行使决定权,“这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社会上形成了合力,而不是文物部门自己在推动。” 15处文物今年启动腾退 被埋入地下的金水河和河上已经消失的织女桥,也有望在近几年在市民眼前呈现。昨天,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一张光绪年间的北京城地图上,文保部门发现了金水河地下埋藏部分的具体走向,以及织女桥的准确位置,这为今后景观恢复提供了依据。 让金水河和织女桥重现,涉及到一部分住户的腾退。相关部门正在做前期研究,还未出台正式方案。 另据了解,今年西城区将启动安徽会馆等15处文物腾退项目,分别是:安徽会馆,梁诗正旧居,谭鑫培故居,梅兰芳祖居,珠宝市街路西商店,大栅栏西街37、39号商店,聚顺和栈南货老店旧址,梨园公会,云吉班旧址,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宜兴会馆,华康里,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云南新馆和三清观。 北京城第一条斜街鼓楼西大街也将于今年启动整治提升。鼓楼西大街北端是什刹海风景区的北门户,全长约1.7公里,街道两侧分布重要文物及历史建筑总计19处。针对街道现存的开墙打洞、占道停车、业态低端、设施匮乏等问题,今年西城区将从立面整治、环境提升、交通治理、文化遗产保护、业态提升、街道设施、智慧城市七个方向进行专项提升工作,目前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年内启动实施。 |
先农坛3年内启动腾退
文章导读: 多年来一直被占用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先农坛,将在未来3年内启动腾退。4月7日,记者从西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了解到,先农坛腾退整治已启动前期的方案研究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