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浓缩近代历史 建设京津冀地区高端旅游引领区

文章导读:  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天津市的和平区、蓟州区和中新生态城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天津市的和平区、蓟州区和中新生态城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全域旅游是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新型旅游和社会发展模式,是旅游服务业主导型的现代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就是把一个区域作为整体,从部门抓旅游到党政统筹抓旅游。从景点旅游到目的地旅游。从封闭式小旅游到开放型旅游。从“民团式”治安管理到全域化依法治理。从企业单打独享到全社会共建共享。优化旅游环境,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和平区将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全域旅游专项改革,有效整合全域旅游资源,优化全域旅游空间,积极开展机制体制、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品牌营销、综合管理等方面创新,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以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建设旅游精品为重点,全面整合、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基础,打造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提高载体和主体建设;促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开拓旅游市场,促进文旅商有机结合,将和平区建设成为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独具地域特色的休闲之城。争取在2020年使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年生产总值的15%,旅游人次达到1500万,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和平区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空间布局合理的旅游精品项目,将和平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商旅文相结合的高端旅游引领区。

  全域旅游的标准化建设

  旅游标准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总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抓手。和平区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道路交通、标示标牌、旅游厕所、旅游停车、服务中心、导游服务、营销推广、智慧旅游、产业平台”为重点,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建立健全

  道路交通标准化体系

  道路交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根据通往不同景区的需要,路宽、路面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二是道路沿线无垃圾,沿线建筑控制区外可视范围内无违章建筑,沿线建筑物立面洁净无残破;三是通景公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区域全面创建成烟尘控制区、实施景区通景公路沿线绿化改造工程等,全面提升景区“最后一公里”美观度。

  建立健全

  标识标牌标准化体系

  以提升旅游总体形象、构筑无障碍旅游区为目标,完善旅游引导功能,培育便捷、休闲、个性的自驾车旅游市场,促进系统化、一体化的旅游标准化指路引导系统建设。一是旅游标识标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二是道路沿线和通往景区的节点设定正确完善而统一的标线标牌标识系统,并制定统一的交通引导机制;三是通景公路两侧建立规范化标牌标识美化景化系统。

  建立健全

  旅游厕所标准化体系

  全面落实《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把旅游厕所作为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合理布局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制定统一的旅游厕所建设与改造规划,创新旅游厕所建设与美化机制,构建旅游厕所奖励、监督和管理体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

  建立健全

  旅游停车标准化体系

  科学规划旅游停车体系,加快旅游停车场地建设,形成地面、空中、地下立体式停车场体系,加强旅游停车综合标准化、智慧化引导体系建设,统筹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着眼当前、惠及长远,通过建立旅游停车标准化实现景区交通、停车有序管理。

  建立健全

  服务中心标准化体系

  做好旅游服务中心规划和建设;建立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体系;对自驾服务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咨询维权中心、旅游购物中心、消费维权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建设、运营和管理,通过标准化建设更好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讲解、教育、休息等一体化服务。

  建立健全

  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

  制定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面加强导游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导游信息化平台、预定平台、管理平台、培训平台和展示平台,大力加强导游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各类导游人员档案,加大导游管理力度,规定导游服务的质量要求,全面提高导游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增强导游队伍行业竞争力,提升导游队伍形象,从而促进导游队伍的长足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

  营销推广标准化体系

  通过营销平台体系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营销推广平台体系,做好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品牌活动策划组织、旅游产品广告营销等工作。建设品牌营销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文化休闲”、“商贸购物”两大主体业态产品;建设市场营销标准化体系,围绕统筹协调、运作平台、宣传营销、特色产品和人才队伍五大体系建设,加快和平旅游推广与营销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旅游推广营销体系的特色化、高效化和标准化。

  建立健全

  智慧旅游标准化体系

  制定智慧旅游标准化体系,加大智慧旅游标准化建设力度,全面构建以旅游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旅游产品、智慧旅游营销、智慧旅游安全保障三大体系。包括智慧旅游产品标准化体系、智慧旅游营销标准化体系、智慧旅游安全保障标准化体系,全面构建以微信微博营销和网络宣传为载体,形成“智慧旅游产品标准化”、“智慧旅游品牌标准化”、“智慧旅游平台标准化”、“智慧旅游队伍标准化”、“智慧旅游运营标准化”、“智慧旅游管理标准化”六个智慧旅游标准化系列。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点任务

  实现旅游规划全域化

  按照全域化、一体化、标准化、生态化、景区化原则,精心编制《和平区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旅游产业定位,突出优先发展地位,将全域旅游规划作为区域顶层设计部分,统领商贸、交通、市容等规划,强化旅游规划执行和考核力度,明确重点发展任务。通过“点、线、面”有机结合,规划引导区域旅游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形成区域文化特色、功能特色、产品特色、业态特色、服务特色。点就是抓好景区、旅游集聚示范区和旅游综合体的打造;线就是注重旅游道路建设,在打通点与点连接线的同时,将全区道路沿线全面建成景观带;面就是在点线结合的基础上,把社区、街道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实现全域之内处处是风景,路路是景道,同时编制好控制性规划,明确需要保护的区域。

  遵循“主客共享”的理念,旅游全要素需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切实强化区域系统旅游功能定位,将旅游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发展规划中,制定全域一体化旅游规划,系统全面规划景点景区内外协调发展、整合各类资源要素,通过规划引导视线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域一体化。

  实现旅游产业全域化

  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促进各类旅游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产业上的融合,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商贸化、旅游+信息化、旅游+休闲化、旅游+生态化,使旅游发展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实现产业链条全域化,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和业态。重点培育休闲旅游、商贸旅游两大主体产业,全面提升红色旅游、购物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重点产业,大力开发自驾游、休闲游、演艺游等新兴业态,推进演艺市场联动共享,打造文旅融合精品节目,促进演艺市场与旅游互动,开发一批以非遗传承、体现特色的旅游商品,以全域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

  实现旅游标准全域化

  以“道路交通、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导游服务、营销推广、智慧旅游、产业平台”为重点,全面推进“旅游规划、旅游产业、旅游平台、旅游标准、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全域化。建立道路交通标准化体系、标识标牌标准化体系、旅游厕所标准化体系、旅游停车标准化体系、旅游客运标准化体系、服务中心标准化体系、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营销推广标准化体系、智慧旅游标准化体系、产业平台标准化体系等标准体系。加大对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协调,针对标准要分别制定具体落实细则,全区上下要联动推进,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全域化。

  实现旅游服务全域化

  1、加快旅游咨询服务点建设。以“主客共享”为导向,以旅游体验为重点,在五大道、金街、中心公园、解放北路、南市食品街等主要交通枢纽、重点景区、核心商圈、游客聚集区实现旅游咨询服务点全覆盖,打造一流旅游服务环境。

  2、深化旅游厕所革命。以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免费实用、管理有效为目标,对照旅游厕所星级标准,对区域内旅游厕所进行改建和提升,实现旅游景区、景区沿线、娱乐场所等厕所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全面提升旅游厕所管理水平。

  3、实现智慧旅游全域化。大力开发运用基于通信终端的旅游应用软件,择点设置公共场所旅游信息自助系统、景区自助语音导览系统,实现全过程、互动式的虚拟旅游体验;加快建设重点旅游景区游客流量监测系统,科学核定景区游客承载量,利用手机短信推送、微信、微博等及时发布景区游客容量情况,做到提前预警、疏导分流。建立广播、电视、短信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实现精准、定位、互动式旅游营销。推进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景区、景点免费无线网络覆盖。建立旅游电商平台,强化与知名互联网企业、在线旅行商的合作,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共享,打造旅游“O2O”新模式。

  4、强化全域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强化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形成“处处有导游员、人人是服务员、个个做营销员”的大格局,实现旅游优质服务全域化。

  实现旅游管理全域化

  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区总体战略来整体推进;设立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一年不少于4次专题研究全域旅游工作,从全局谋划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办公室,完善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机制,形成推进全域旅游领导合力。强化旅游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将旅游业重点工作、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增量等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的管理体制。推进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旅游综合执法、旅游综合统计监测、旅游综合规划管理、旅游社会参与等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职能、机构、编制、职数、经费的“五个增加”。建设“1+3”全域旅游执法体系。建立区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健全旅游监管体系;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快速调解、审结旅游纷争。与各街工商所建立消费维权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日常联合检查和投诉联动处置,召开工作例会,进行情况互通,加大对涉旅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落实长效监管机制。

  创新思路大胆实践

  ——访和平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日前,记者就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和平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问答如下:

  问: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将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请介绍一个重点体验项目。

  答:那就说说全域旅游的电子围栏体系。电子媒栏项目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条件下,实现全区域内Wifi、视频监控全覆盖,借助移动通讯技术,开发各种手机应用软件,向游客提供移动支付、旅游信息自助系统、语言导览系统、旅游线路的规划、服务设施的指引、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在线投诉等功能。该项目预计将在2017年7月将首先在五大道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并试点运行,逐步推向全区。到2018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完成后,所有来和平区的人,不管是自驾游还是其他方式来的人,通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进入了和平区的电子围栏体系,并得到与旅游相关的一切信息,甚至可以得到在和平区免费听相声、大鼓、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的电子票,游客凭一部手机就能吃遍和平,玩遍和平。

  问: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中,将怎样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小洋楼景观?

  答:和平区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点的小洋楼有500余处,每栋楼里都有故事。一般人只知道有袁世凯、曹锟这些人物宅子,实际上中国近代医学、军事和工商业的早期代表人物都在和平区住过。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小洋楼只能看外观,不能进去,因为都住着人了。在示范区建设中,我们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一些名人故居建博物馆,将一部分小洋楼恢复名人居住时室内陈设、饮食特色的原貌,向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让游客住名人的房子,享受名人的没事,并通过这个历史人物了解近代历史的片段。

  问:和平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答:结合和平区的“十三五”规划,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确定了“一带六区两基地”的旅游格局,即:海河商贸文化旅游发展带、五大道小洋楼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心公园法式风情旅游区、金融街观光休闲旅游区、小白楼商务休闲旅游区、鞍山道红色主题旅游区、南市津味文化旅游区、新兴志愿者培育基地和南营门文化团队培育基地。同时制定了“个十百千万”总体建设目标。既建设一“个”电子媒栏体系与集中结算中心;打造“十”个名人故居博物馆式旅馆;创建“百”家厨一家店;形成“千”支社区社团艺术团队;招募“万”名志愿者队伍。依托五大道旅游景点,着力打造南市记忆民俗主题公园、中心花园法式风情区、赤峰道督军街等具有特色的新景点,对津湾广场、五号院等进行业态调整。塑造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旅游氛围,组建文化艺术表演遍地开花的演出队伍,提升文化旅游软实力。加强旅游服务意识,培育万名旅游志愿者;健全旅游管理机制,深化旅游服务,以“主客共享”为导向,在道路交通、标示标牌、旅游停车、营销推广、智慧旅游、产业平台等领域,建立旅游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旅游管理,设立旅游综合执法部门和旅游市场监管部门,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全面提升全域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实力。(北方网编辑孙贺南)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