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國家電網公司宣布組建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支撐綠色智慧新城建設,讓雄安成為大型城市電網示范的旗幟。對於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來說,雄安新區意義非凡,被看作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試金石”。 建立雄安新區,基礎設施必須先行。電網是關系國民經濟的重要能源基礎設施,是推動能源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載體。描繪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宏偉藍圖,電力這一筆至關重要。 這裡是雄安 打造京津冀綠色智能電網升級版 可以想見,未來的雄安將擁有一張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堅強輸電網,一個新型智能用電互動的服務體系。隨著新區的不斷建設和發展,用電負荷將不斷加大,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將主動對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重大項目建設,及時提供優質高效的報裝接電服務。 這幾天,國家電網公司發展部規劃二處的人非常忙碌,這個團隊已經為雄安新區的電網規劃忙了幾個通宵了。 4月10日,國家電網公司對外發布消息,決定組建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服務雄安新區發展。 根據中央部署,雄安新區將是繼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經濟特區和90年代的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個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也是繼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后又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在規劃建設上,雄安將達到國際一流城市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規劃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 建設智慧城市,需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而良好的生態環境,依賴於合理的用能結構。在如此高的標准和規格下,作為重要基礎設施的電網,如何規劃建設? 自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雄安新區后,中央企業紛紛響應,表示將以實干抓住歷史使命和機遇,爭做雄安建設的排頭兵。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時間組織學習黨中央、國務院決策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決定把服務雄安新區發展作為公司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為國家電網公司做強做優做大提供強大動力。 國家電網公司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有多高?從規劃要求中的幾個詞可見一斑:旗幟、標杆、典范、品牌。原文是這樣說的:借鑒世界先進城市電網發展經驗,聚焦支撐服務雄安新區七大建設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流理念、一流規劃、一流標准、一流技術、一流管理,研究編制雄安新區電網專項規劃,高起點高標准高質量打造“綠色低碳、智慧高效、友好便捷、堅強可靠”的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支撐綠色智慧新城建設,使雄安電網成為大型城市電網示范的旗幟、智慧城市配用電系統的標杆、供電服務優質普惠的典范、能源消費清潔高效的品牌。 如何保障建設?從人才調配上可管窺一二:國家電網公司將從全系統抽調精兵強將,配強專業力量,負責具體做好新區電網規劃建設、安全生產、供電服務等方面工作。 雄安新區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有何意義?不少專家都用“意義非凡”來回答。在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上發揮多大作用,是雄安最重要的考核標准。雄安被看作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試金石”。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著眼於我國“十三五”時期和更長時期的發展,逐步明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個大的發展戰略。雄安新區的建立,無疑將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議題再次提到重要位置,尤其是京津冀清潔發展。 近年來,京津冀聯防聯控,率先建立空氣重污染應急聯動機制,主動採取減排措施,應對重污染天氣過程。《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平均濃度要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PM2.5年平均濃度要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比2013年下降40%左右。 實踐証明,要實現京津冀清潔發展,就要大力推進兩個替代,即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實際上,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早在2016年9月就已編制完成《國家電網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明確建成京津冀協同發展堅強輸電網、國際級城市群一流智能配電網、京津冀協同發展清潔能源消納示范區、京津冀電能替代先行區、優質便捷的一體化客戶服務平台,以及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等六大行動目標,助力京津冀城市群協同發展。 一張白紙,可以繪出最美的圖畫。可以想見,未來的雄安將擁有一張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堅強輸電網,一個新型智能用電互動的服務體系。隨著新區的不斷建設和發展,用電負荷將不斷加大,雄安供電公司將主動對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重大項目建設,及時提供優質高效的報裝接電服務。雄安人體驗到的將是安全可靠、經濟實惠、便捷省心的供電服務。一個智慧高效、友好便捷的綠色城市畫卷正緩緩鋪開。 雄安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此刻,屬於雄安新區的時間已正式開始。 從行到住京津冀零排放已走在全國前頭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終端用能清潔化是重要一環。推動交通運輸、居民生活等領域電能替代,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 剛剛結束雙城生活的劉先生,說起他開電動汽車往返北京、石家庄的經歷,仍掩飾不住興奮的心情。 “現在我白天開車,晚上回家充電,比燒汽油可便宜了不止一點。要是沒有充滿的話,京港澳高速上每個服務區都有快充站,十幾、二十分鐘就能充得八九不離十,你說方便不方便!” 劉先生是一名地道的石家庄人,大學畢業后就職於北京房山區的一家貿易公司,和其他在北京闖蕩的年輕人一樣開始了北漂生活。幾年后,隨著收入穩定以及家庭需要,他開始往返北京和石家庄兩地,過起了雙城生活,但遙遠的路程成為他歸家和工作路上的煩心事。 “從我們公司到石家庄直線距離將近230公裡,以前都是從房山擠地鐵去北京市西客站乘高鐵回石家庄,再坐長途汽車到縣城,趕上小長假和春運什麼的票都不好買,回趟家真是太不方便。”談到歸家之路的艱辛,劉先生忍不住感嘆 隨著新能源發展以及國家治霾力度不斷加強,國家出台政策全方位支持新能源汽車,一直對此很感興趣的劉先生看准了新能源的好處,便購買了一輛電動汽車。 劉先生購置的車為純電動汽車,續航能力280公裡。目前,劉先生以每度0.5362元的電價向供電企業交電費,相當於每公裡耗電還不到7分錢。如果劉先生申請峰谷電表,並全部在夜間為汽車充電,則每公裡耗電隻需4分錢。 開電動汽車回家,讓劉先生不僅體會到了暢行京津冀的便捷,更讓他享受到綠色出行帶來的成就感。“200多公裡,零排放,這一路我也少‘貢獻’了不少霧霾呢!”劉先生說。 如今,電動汽車充電樁的“隊伍”正在不斷擴大。前不久,北京前門大柵欄“北京坊”電動汽車正式投運。這是繼1月份開始運營的天橋演藝中心充電站后,首都核心區新增的又一大型充電站。至此,在三環內,由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負責建設的公共領域充電樁服務半徑已經縮小至5公裡。 這個冬天,張大爺的成就感不亞於劉先生。去年10月,張大爺居住的河北省皇庄鎮馮白塔村實施了“煤改電”工程,村裡85戶居民全部用上了壁挂式碳纖維發熱電纜採暖,預計一年可減少使用燃煤255噸。 張大爺指著牆壁的電暖器說:“這種電暖器升溫快,3分鐘就熱,溫度自己掌握,想調幾度就幾度。以前燒煤的時候,燒好了隻能達到15攝氏度,在屋子裡也總得穿著薄棉襖,現在穿件襯衫就行,舒服多了。”張大爺說,家裡89歲的老父親最主張安裝電暖器。“老爺子覺得溫度穩定,還不嗆人,今年冬天過得真舒坦。” 從行到住,劉先生和張大爺的成就感都來自於電動汽車和“煤改電”的零排放。 在服務電動汽車發展方面,國家電網公司將在京津冀建設“十通”“十聯”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95.5對。北京、天津核心城區與新發展的重點城區服務半徑不大於0.5公裡,其他地區不大於1公裡,逐步形成京津冀充電基礎設施的一體化服務網絡。 在“煤改電”方面,2016年~2017年,京津冀區域將實施2186個村(街道)80.5萬戶“煤改電”工程。其中北京1272個村(街道)50.2萬戶,天津358個村10.9萬戶,河北廊坊275個村6.4萬戶,河北保定281個村13萬戶。國家電網公司還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簽署合作協議,發揮政企合力,共同推進“煤改電”順利實施。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終端用能清潔化是重要一環。推動交通運輸、居民生活等領域電能替代,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畢竟,沒有清潔的空氣,一切都無從談起。 特高壓“朋友圈”越來越大 綠色生活底氣越來越足 京津冀外受清潔電量的持續增長,特高壓功不可沒。有了不斷壯大的特高壓“朋友圈”,京津冀清潔能源一體化將逐步實現。 “村裡剛剛來了個‘大家伙’,這下我們冬天不僅取暖不用愁了,聽說霧霾天也會少不少呢!”天津市濱海新區小王庄鎮陳寨庄村民高淑春興奮地說。 2015年3月27日,在陳寨村的土地上,隨著靜壓樁機將一根長20米的試驗樁緩緩打入地下,全球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特高壓變電站——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正式開展實質性建設。2017年1月12日,變電站正式投運,錫盟—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和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兩條特高壓通道的大規模清潔電能在這裡匯集。 昔日的陳寨庄樓房林立,村民們生活條件不錯,但燃煤小鍋爐呼呼轉著,濃重的黑煙把天空熏成了霧霾灰。冬天屋裡不熱不說,還到處是煤灰。 隨著特高壓建設的持續推進和天津“煤改電”項目的深入實施,陳寨庄的村民想過一個無霾又溫暖的冬天,信心和底氣更足了。 “現在,天津通過特高壓通道受入的清潔電能達到20%,可替代新增煤炭消費9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50萬噸,有效落實了天津市‘外電入津’戰略。”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發展部規劃一處處長王學軍告訴記者。 去年年底,在蒙西—天津南特高壓通道上,河北保定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投運。可以預見,由於緊鄰雄安新區,未來它將會成為這個“綠色智慧城市”清潔能源輸送的重要渠道。 而今年,北京東、石家庄特高壓變電站也將加入這個強大的“后援團”,三個特高壓變電站將使河北新增變電容量1800萬千伏安,相當於18座百萬千瓦級的火電廠,河北將因此每年新增電力受入450億度以上,減少煤炭消耗2016萬噸。 與此同時,冬奧會申辦城市河北張家口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極。張北特高壓變電站500千伏配套線路工程,把張家口大規模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接入特高壓電網,源源不斷地輸送至京津冀地區﹔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首個±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滿足2020年張家口地區可再生能源的外送需求,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冬奧”理念﹔8項50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提升了清潔能源在500千伏交流電網的輸送和消納能力。 “張家口示范區風電外送規模巨大,推動特高壓工程建設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張北特高壓工程預計能解決900萬千瓦風電外送需求。”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一處專責寇凌岳說。 特高壓不僅給天津、河北送去清潔電,更讓北京率先步入無煤化城市行列。就在去年,一條綿延的銀色線路,將六百多公裡外的內蒙古清潔電力輸入北京,它就是錫盟—山東特高壓通道上的北京東—順義特高壓輸電線路,每年為北京多輸送100萬千瓦電力。到了2020年,北京市民每用10度電,就有1度電來自這條特高壓線路。 今后,北京特高壓跨區送電的步伐還將繼續加快。“十三五”期間,北京電網將實施7大外受電通道工程,其中3項為特高壓下送工程。對北京來說,特高壓的加盟,讓遠方的清潔電不再姍姍來遲。 目前,京津冀區域已形成以500千伏雙環網為主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具備接受2970萬千瓦外來電的能力。北京外受電比例達70%,到“十三五”末,受電能力將增至“十二五”末的2.2倍,達3700萬千瓦﹔天津外受電比例為20%,預計到2020年,最大負荷將達1850萬千瓦,外受電比例將達35%﹔張北國網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年發電量12.5億度,將大規模清潔電力並入冀北電網﹔河北南網外受電量34.32億度,特高壓輸電量達10.1億度。可以說,京津冀外受清潔電量的持續增長,特高壓功不可沒。 電從遠方來,碧水藍天現。有了不斷壯大的特高壓“朋友圈”,京津冀清潔能源一體化將逐步實現,陳寨庄以及京津冀地區賞心悅目的“特高壓藍”也將會一直呈現。(高山 魯甸)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电网智慧
文章导读: 4月10日,國家電網公司宣布組建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支撐綠色智慧新城建設,讓雄安成為大型城市電網示范的旗幟。對於推進京津冀區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