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孙河拆违绘湿地蓝图

文章导读:  1190亩土地,53个出租大院,51万平方米违建。京承高速黄港桥北,沙黄路沿线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腾退。2017年年底,一片水绿相融的小型湿地将逐渐浮现,为温

  1190亩土地,53个出租大院,51万平方米违建。京承高速黄港桥北,沙黄路沿线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腾退。2017年年底,一片水绿相融的小型湿地将逐渐浮现,为温榆河森林湿地公园的大规模建设“打前站”。

  车行沙黄路,两侧是大尺度的平整土地,绿色防尘网盖得严实,一眼能望到几公里开外,仅有的建筑物是一座临时拆迁指挥部。目前,沙黄路两侧51万平方米违建全部拆除。

  记者上次来到孙河还是在春节假期。当时,53个出租大院密布沙黄路,里头藏着物流基地、垃圾场站、群租公寓,甚至还有制售假窝点。冰天雪地里,干部和拆迁队员顾不上吃个团圆饭,撸起袖子扑在拆违工地。

  京承、京平两条高速穿乡而过,交通便利、地租低廉,近二三十年,越来越多的低级次产业在孙河扎下根来。村里凌乱不堪,火灾年年有,但每亩地年租金只有两千多元。

  “瓦片经济”带来的脏乱,孙河乡的5个村庄,1.3万余名村民忍受了好多年。“虽说脏乱差,毕竟土地是农民的饭碗。”村民高玉颖回忆说,和她一样,听到要拆违,不少村民都有疑问:违建拆了,租金没了,村集体收入又从哪里来呢?

  “把孙河的未来明明白白讲给老百姓,赢得他们的支持,才能拆得顺利,拆得敞亮。”孙河乡党委书记李欣说,孙河历史上曾是大面积湿地,这次腾退后也将建成温榆河森林湿地公园,面积相当于两个奥森。在森林、湿地的边缘还要配建产业用地,专门发展金融科创、文化体育产业,“村民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环境账、经济账都不亏。”

  2016年秋天,孙河对全乡村民开展了问卷调查,显示99.6%的村民同意清退低级次产业,建设湿地公园。5个村庄随即与商户约谈,一一解除承包合同,正式启动拆违。

  开年至今,孙河乡紧锣密鼓拆违,一天一个样。一鼓作气拆了三个月,出租大院、群租公寓、非法学校全部销声匿迹。

  绕到指挥部后面,一下子和漫山遍野深深浅浅的绿撞了满怀。大型起重机正吊起国槐树苗,小心翼翼插进树坑里。“国槐长得慢,像这种10厘米粗细的,树龄可得五六年往上。”造林工人麻利地填土入坑,这片缓坡每天都能新栽近百棵树苗,“你往那边瞧,还有金叶赤槐和油松,黄绿搭配多好看!”

  “以后,咱就住在公园边了!”吃完午饭,不少村民来“围观”绿化工地,眉梢嘴角全都透着喜气。2017年7月,住宅拆迁也将正式启动,回迁房就建在湿地边。村民也将转工转居,“医保、社保都和城里人一样,心里踏实。”

  2017年底,沙黄路沿线将率先建成湿地,再现水草丰美的景色。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