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找回花海田园

文章导读:  春光正好,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牡丹园里,上千株牡丹、芍药竞相绽放,村民们相约而来、赏景拍照。曾经给宫廷种花的白盆窑村,重拾花卉文化,再现“田园花海

  春光正好,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牡丹园里,上千株牡丹、芍药竞相绽放,村民们相约而来、赏景拍照。曾经给宫廷种花的白盆窑村,重拾花卉文化,再现“田园花海”的历史盛景。

  “我们村里,以前就是给宫里种芍药的。”“我爷爷还在窑里烧过花盆呢。”牡丹园里,村民给记者讲起了村子的历史。

  白盆窑,北靠南四环、西邻新发地,历史上曾以生产朝贡大白芍药而闻名,因曾有一个烧窑的大户人家姓白,“白盆窑”由此而得名。

  然而,20年前起,这个原本绚丽多彩的田园村庄,却逐渐变了味儿。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赵红喜亲眼见证了这一变化:因为交通环境便利,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一些小作坊往这儿扎,村里村外全是物流、五金、建材等小厂子。发展到2014年,各类小散乱污企业达到30多家,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难道曾经那么美的白盆窑村,就一去不复返了?”赵红喜和不少村民们心里,对当时的白盆窑一百个不乐意。

  疏解腾退,2014年,白盆窑村开始酝酿“转身”。经过三年的努力,去年底,村里基本关停了所有物流、建材、五金、汽配市场等低端业态,拆出了148万平方米空地。

  别了低端产业,重拾花卉文化。村子中间一块100多亩的腾退地块上,最先建起了牡丹园。“未来,白盆窑将绿化161万平方米,”村党总支书记于连成说,村里将利用传统花卉产业优势,传承八百年的花乡文化精髓,建设北京花乡花卉历史文化博览园。

  依靠花卉,白盆窑还将发展绿色展业,打造集度假、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端花卉衍生产业。“两年后,您再来,这里就将是一片花海田园风光了。”村南刚刚腾退的一片空地上,于连成向记者发出盛情邀请。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