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阅读马拉松,与好书静心交流

文章导读:  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童,或站在书架前,或坐在台阶上,全都沉浸于手中的书卷。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海淀分店举行了一场持续24

  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童,或站在书架前,或坐在台阶上,全都沉浸于手中的书卷。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海淀分店举行了一场持续24小时的“阅读马拉松”活动,从四面八方赶来了300多位读者。

  “前两年只有一两家书店开展‘阅读马拉松’活动。今年倡议发出后,竟有30家书店、公共阅读空间响应,看来大家对阅读推广的热情越来越高。”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相关负责人介绍。

  至少6小时

  毅力与专注的挑战

  上午11时,在书店附近上班的年轻人焦立凯已将带来的书籍看了约一半。平时很少有时间专注阅读的他,在这里度过了十分有意义的读书日。

  此次“阅读马拉松”活动从4月23日10时持续至第二天10时,要求参与者摒除一切杂念和事务,带上一本想读而未读的书,度过完全属于阅读的一天。为完成挑战,成人读者需坚持阅读6小时,9至18岁青少年坚持阅读3小时以上,3至8岁儿童坚持阅读1小时以上。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并且坚持阅读12小时以上的读者还会获得“优胜者证书”。

  “放下手机和手头的琐事,安安静静地读几个小时的书,这种体验已经好久没有了。”读者小于说道。在他看来,参加“阅读马拉松”活动就像“走进了没有纷扰的世外桃源”,尽管考验个人毅力,却也乐在其中。

  亲子间共读

  习惯与亲情的培育

  “妈妈您看,这里多好玩!”9岁的田泽栋读到《父与子》书中的精彩处,忍不住与一旁的妈妈分享。而妈妈黄女士也在阅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不时向小泽栋讲讲人类文明起源的小知识。

  几个小时的亲子阅读时光让母子二人十分珍惜。“像这样静下心来一起读书的机会非常难得。”黄女士说道。

  4岁半的孟泽臻也在妈妈的带领下参加“阅读马拉松”活动,他拿着最喜欢的恐龙画册埋头阅读。刚识字半年多,他就已经书不离手了。孩子妈妈介绍,小泽臻每天都会自发地阅读半小时左右,就算是跟大人出去逛街或去超市买东西,他也会主动要求去商场、超市的图书专区看一会儿书才肯回家。

  时值周末,现场既有父母带着孩子过来读书的,也有祖孙共读的画面。在阵阵书香中,家长与孩子享受着难得的亲情时光。

  分享式诵读

  思想与情感的激荡

  在24小时“阅读马拉松”活动现场,一座小小的“诵读小站”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不时有人走进去,按照指示在麦克风前诵读最爱的书籍章节。这个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阅读季”共同策划的站点,可以让读书者通过广播电台向万千听众分享自己心仪的作品,使朗读变成一种社交方式。

  喜欢三毛《雨季不再来》的大学生张璐,走进“诵读小站”中朗读了她最喜欢的一段文字。在“诵读小站”的报名登记表上,记者看到有《月亮与六便士》《瓦尔登湖》《目送》等多部国内外文学名作,朗诵者既有小朋友,也有成年读者。小小的亭子外,等待朗读的读者不一会儿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据了解,未来更多“诵读小站”将出现在北京的各大文化场所。本报记者 路艳霞 实习生 王广燕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