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米高的国贸三期B将于本月竣工验收,届时,其将与330米高的国贸三期A组成“国贸双璧”,完成国贸建筑群最后一块拼图。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国贸建筑群,不仅实现了从156米到330米的高度跨越,更诠释了虚心好学、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精神。 ■人物故事 父亲担起一二期儿子接棒第三期 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的常本宏和常奇峰其实是父子关系。父亲常本宏,62岁,是全球最大贸易中心国贸一期、二期的建设者;儿子常奇峰,34岁,是国贸三期A和三期B的建设者。他们用两代人的心血见证了首都城中城的成长。父子俩都说,“每每坐车经过国贸,都会忍不住抬头看看国贸建筑群,特别有成就感。” 常本宏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因为从事工程建设,人生有20年的时间都是驻扎在施工现场,在外“漂着”。“每参与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我就会和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然后带回家给儿子看。”常本宏说,每到儿子常奇峰放假,他就会把他“扔”到工地去体验生活。“原本也没想让他干建筑工程这行,没想到,他成了我的同行;更没想到,我们父子俩竟然一起参与了国贸的建设。他比我有本事!”常本宏这样和记者说着,眼睛里满是一个父亲的骄傲和欣慰。 正是父亲常本宏这样的“不经意”,让儿子常奇峰打小儿就和建筑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拿着笔尺不停地画图,神情十分专注。然后,我就默默趴在桌子边,看着他画图,一点儿也不觉得无聊。”常奇峰说,被老师点名问到长大后的理想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工程师”。 “80后”的常奇峰最终还是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在毕业后进入了与父亲同企业的中建一局。进入公司后,常奇峰接下父亲的衣钵,在10年里亲身参与了现北京第一高楼——高330米的国贸三期A和它的兄弟篇296米的国贸三期B的建设。从项目责任工程师到现场经理,数百米高楼、数十万平方米的现场,他运筹帷幄。此外,常奇峰永远都是朋友圈中的刷步冠军,被项目部的同事称为“行走的施工图纸”。 三期A 北京竣工建筑中第一高楼 ●高度330米 ●建筑面积29.77万平米 ●主塔楼地上74层,地下3层 ●2009年竣工 三期B 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的收官之作 ●高度296米 ●建筑面积22.3万平米 ●主体建筑59 层 ●本月竣工 国贸三期A 地面上北京最高楼 地面下23米深 国贸三期工程总投资约8亿美元,工程总体分为A、B两个阶段。其中,三期A建筑面积约29.77万平方米,主塔楼高度330米,是北京目前投入使用的最高建筑。6层以下为大堂、2000人大宴会厅、高级中餐厅等;7层至53层为写字楼;56层至68层为酒店客房;69层至73层为泳池、高档餐厅、SPA、酒吧等。其已于2010年8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晨报记者日前探访国贸三期A的顶楼,鸟瞰北京城,景色十分壮观、震撼。“如果说国贸一期是中国建设的学徒期,二期是成长期,那么三期就是创新期。”中建一局国贸三期B项目现场经理常奇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为了支承国贸三期A整个大楼的重量,其基础采用了平均厚度为4.5米、局部最厚达9.6米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平面尺寸为64.8乘63.8米。“通过大体积超厚基础底板承受整个大楼的重量,并将重量传递至下部的350根超大直径工程桩,从而确保了整个大楼的整体受力稳定可靠。”常奇峰告诉记者,为确保大楼有可靠的“支承”,工程地基挖到了地面以下23米深,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下部为北京地区最深、直径最大的地桩基础群。 同时,国贸三期工程主楼钢结构构件数量共2.3万件,按工期为15个月计算,平均每天需54吊次。同时主楼混凝土结构和机电幕墙装修辅助吊次仍需要占用大量吊次。“于是,我们通过合理塔吊选型与布置,以及吊运方案的优化配置,这才确保了结构整体施工的进度,”常奇峰说,此外,由于国贸三期工程主塔楼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总用钢量为5.5万吨,混凝土浇筑总量为18万立方米,钢筋用量为4万吨,工程超高层钢结构含地下室共77层,创造了国内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奇迹。 国贸三期B 人工钢尺复查 “新竹”斜率零误差 和三期A相比,于本月完成竣工验收的三期B因为其新颖的外观设计更受时尚年轻人的喜爱。北京晨报记者前往正在建设中的国贸三期B,从外观看来,一棵参天的“新竹”已经拔节挺立。 “这样的外形看起来漂亮,但也给我们工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常奇峰告诉记者,国贸三期B整体外观像一棵高耸挺拔的竹子,也似古塔,站在楼下仰望,玻璃幕墙构成的“竹节”层显得格外大气,不过,59层的“新竹”没有任何两层的高度和大小一致。“这栋建筑外形如同竹子生长一般,每层都要精确定位测量,整个工程的施工工艺可以用‘精雕细琢’来形容,将每一层楼板放线误差从3厘米降低到5毫米,以确保幕墙安装工序时,能让大楼穿上合身的‘外衣’。” 常奇峰说,主塔楼测量是工程的难点,为此他们用坐标定位更精准的全站仪取代了原本的经纬仪,配合着GPS定位,从柱子的角度到柱子的斜率都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精准。“柱子的偏差要控制在2毫米以内,斜率必须是零偏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棵‘新竹’可以稳定、健康地成长。”常奇峰告诉记者,再精准的仪器也有可能存在偏差,为了保证“新竹”的安全质量,他们在使用仪器测量之后,还会再用钢尺进行人工核查。 除了“新竹”的结构给施工带来的难度,在如此寸土寸金、人流车流密集的地区进行大面积施工也是难点之一。就连最简单的运输水泥、泥浆都成了问题。“依靠货车往返运输泥浆肯定不现实,所以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研究了溜槽法施工,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个沟槽,让调配好的水泥自动流到指定地点。”常奇峰说,如此一来,自然对泥浆的稀稠度提出了要求,“太稀,不能用;太稠,又流不下去。” ■记者手记 精益求精 是对这座城市的责任 如果有机会登上北京第一高楼顶层鸟瞰京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尽收眼底,那种俯仰天地、叱咤风云的视觉冲击力绝对是令人难忘的人生经历。而在常本宏和常奇峰的眼中,即便是第一高楼,怕也只是他们经手的一座普通建筑,一砖一瓦、一钉一木,无关繁华,无关风情。 我从常本宏的眼睛里看到的,是老一辈建设者对于建筑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飞速发展的欣慰和骄傲;从其儿子常奇峰的身上看到的,则是现代城市建设者的自信和创造力。而建设者通有的严谨、朴实的气质,在他们父子俩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父子俩只是中建一局、中国建设者中的代表,在普通人眼中,一座楼或许只是一个建筑,有的看起来漂亮,有的看起来特别。但在城市建设者的眼里,它们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是心血,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是对这座城市的责任。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曹晶瑞 |
从156米到330米 国贸三期B本月竣工建筑群完成最后拼图
文章导读: 296米高的国贸三期B将于本月竣工验收,届时,其将与330米高的国贸三期A组成“国贸双璧”,完成国贸建筑群最后一块拼图。始建于上世纪
- 2017年起北京市招聘会取消行政许可2016-12-23
- 京津冀共享首都科普资源2016-12-23
- 北京东城2017年将增10处幼儿园2016-12-23
- 万名北京市民欢聚大剧院开放日2016-12-23
- 清华大学将重点资助贫困生海外交流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