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天津产”第320架空客A320交付

文章导读:  5月12日,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交付了第320架津产空客A320飞机,为天津港保税区建区26周年纪念日送上“生日大礼”&helli

  5月12日,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交付了第320架津产空客A320飞机,为天津港保税区建区26周年纪念日送上“生日大礼”……自1991年建区以来,历经26年耕耘,天津港保税区已发展成为经济功能齐全、产城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良的经济功能区,全区注册企业2.2万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60余个,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航空产业

  领航区域经济腾飞

  1991年5月12日天津港保税区正式成立,至今已满26年。26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26岁的天津港保税区也正是奋发有为的关键时期。

  2006年5月,经中央批准,空客中国总装线落户天津港保税区,标志着天津航空产业迈出坚实步伐。十余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不断聚集产业资源,推动天津航空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形成产业集群。在空客、中航直升机、庞巴迪等龙头项目的带动下,保税区先后引进50多个航空制造、航空金融等产业项目,建立起航空制造和维修、部附件的生产和维修、航空服务、航空运营、航空金融等全产业链链条,初步形成了航空产业的聚集效应。

  去年,天津港保税区实现航空工业产值700多亿元,航空服务业产值近200亿元。预计到“十三五”末,民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和快速消费品三大支柱产业,将形成三个千亿产业集群。

  从着力引进高水平重大项目、龙头项目和高端产业链配套项目,积极培育高新产业体系,到成为具有海港、空港双重优势,具备自贸区、保税区、开发区、科技园区的经济区域之一。

  服务先行

  一年引入京冀项目313个

  伴随着北京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铿锵步履,一批北京企业未雨绸缪,将企业搬迁至天津,保税区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收获了一个又一个高端项目,仅2016年就有300余个世界500强、央企总部等高含金量项目落户。

  保税区管委会把这些企业奉为“座上宾”,今年进驻保税区办公的中铁隧道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公司员工杨进进告诉记者:“以前公司虽然坐落在北京,但是大部分员工是‘北漂’,居住在离办公地朝阳区较远的河北燕郊,每天上下班要花费4个多小时的时间。”让杨进进十分欣慰的是,来到保税区以后,管委会先后解决了公司首批300多名员工落户天津的问题。

  除服务落户企业外,管委会及时兑现相关支持政策,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时为其缓解燃眉之急;企业出现人力缺口,管委会立即组织专场招聘……“保税区建区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制胜的法宝是始终坚持‘企业第一、服务第一、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保税区工委书记尤天成表示。

  去年,保税区累计引入京冀项目313个,实现了中远海运综合物流、中铁隧成建制迁移、中航油输油管道、中汽对外等一批“中字号”高端项目落户。

  加速布局

  “工业城”转身“宜居城”

  随着保税区经济建设的提速,与之相配套的高标准的社会事业配套项目也加速部署。

  走进空港经济区,“一路两湖”风光旖旎,城市环境整洁美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一座功能齐全、成熟、时尚、高端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初步呈现。

  目前,以新燕莎奥特莱斯、欧贸中心、SM滨海城市广场为主要载体的百万商圈已经形成,高水平学校、医院、蓝领公寓、白领公寓、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全部建成投用,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今年,保税区还将大力推进空港医院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国寿养老项目进程,开发国际医疗项目,实现太山肿瘤医院运营。高标准完成两个“美丽社区”创建,打造市级精品示范社区,建设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此外,保税区将配置多维度教育资源,建设空港实验小学,完成空港学校初中部短期迁移,启动第四幼儿园前期调研立项。

  如今的保税区已完成从“工业城”向“宜居城”的华丽转身。本报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曹宝艳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