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网-聚焦北京网,原中国北京网

首页 > 新闻 > 京津冀 > 正文

奥运村街道:3600名志愿者热情迎宾客

文章导读: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拉开帷幕。朝阳群众热情响应“当好东道主 文明北京人”的倡议,为把一个美丽的北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拉开帷幕。朝阳群众热情响应“当好东道主 文明北京人”的倡议,为把一个美丽的北京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积极在环境、卫生、安保等方面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美化环境 打造靓丽街巷

  与国家会议中心相距不足500米,科学园南里西街最近让人感到“惊艳”。为了迎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临街住户把阳台清理干净,摆上了一盆盆绿植和花卉。街角路边,还种上了各色月季。

  张驚制是科学园南里西街的街长。“再有两天,‘一带一路’论坛就要开幕了,我们这些街长、巷长也转悠得更勤快些!”他在阳光下巡街,脸颊晒得泛红。没走几步,就碰到一个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把共享单车停在人行道上。

  “那边有专用停车位,你看,前几天刚划上的白线!”张驚制提醒道:“停在那儿,车子齐整,也好找。”“好嘞,我下次一定注意!”小伙子一脸歉意,赶紧停车入位。放眼望去,街道上敞亮整洁,没有一辆乱停乱放的车子。

  听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要在家门口召开,亚运村安慧里社区的“慧家”服务队立即号召队员们:开展清洁日活动,用行动呈现北京人的良好形象。大家发动居民,一起动手,清除楼道小广告,清扫街心花园,捡拾绿地内垃圾。在服务队的影响下,更多的党员、居民、社会单位职工加入了服务队,从年初的30多人发展到近70人,每次活动都干得热火朝天。

  望京街道花家地南里社区,居民马俊华带头成立了一支84人的党员突击队,清理绿地内垃圾、捡拾白色垃圾、清除小广告、清理废弃堆物。

  志愿服务 提前一年练英语

  盛会就在家门口召开,朝阳群众热情高涨,自发参与志愿活动。

  62岁的王淑萍是奥运村街道3600名志愿者之一。“当志愿者,眼里得有活儿。”王淑萍身穿统一的蓝色Polo衫,左臂戴着红袖箍。最近,就连出门买菜、饭后遛弯,她都特意多绕几步路。碰到随手扔垃圾的、乱停车的,总是过去“啰嗦”几句,“能起大作用!”

  为了迎接外国友人,奥运村街道编写了双语手册,每周都要开英文培训班。过去一年时间,共有360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培训。如今,不管是90后的小年轻,还是头发花白的老人,用英语回答鸟巢、故宫等景点的路线,都能说得准。

  在朝外街道,志愿服务站——“橙房子”也格外热闹起来。小屋不足10平方米,里头却五脏俱全,还有两位值班志愿者。不但负责问询指路、便民急救、失物招领,市民和外国友人、媒体记者还能来此借用雨伞、轮椅等物品。能成为“橙房子”的志愿者,李磊打心底里高兴,透着一股自豪:“代表朝阳群众,欢迎国际友人!”

  绿色出行 支持环保倡议

  金秀丽是亚运村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家住积水潭。论坛期间要绿色出行,让她在路上的时间多了半小时,但她却一点儿没抱怨。“现在不都流行共享单车嘛,我正好也体验一把。”她说,从昨天开始,上下班就已经骑上了自行车。

  杨堃的工作单位在慧忠北路,离国家会议中心不到2公里。“我们全家都响应倡议,当好东道主。不开车了!”杨堃说,他家住在海淀大慧寺,已经计划好绿色出行的路线:从家先骑共享单车,再倒公交。不过,让杨堃觉得有些意外的是,一位家住平谷的同事上班路途极远,也坚决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选择公交+地铁出行。

  论坛期间,朝阳区的公共文明引导员也将全员上岗,引导乘客排队候车、有序乘车;在公共区域开展共享单车文明引导等行动。

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