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1日晚间对外发布,在中国拥有长城的15个省区市中,内蒙古的长城总长度为7570公里,位居中国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春秋战国时期,燕赵等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据中国国家文物局统计显示,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15个省区。 内蒙古拥有中国最多、最集中、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长城古迹,其长城总长度为7570公里,占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内蒙古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表示,总长度位居中国第一的内蒙古段长城,分布于内蒙古12个盟市的76个旗县,包括了战国赵、秦代、北魏、金代等11个时期修筑的长城。 王大方说,近年来,内蒙古官方加大长城保护工作力度,相继开展了长城资源调查,陆续编写了《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提出保护长城要实现“全覆盖”,并与各盟市、旗县都签订了长城保护责任书,也开展了部分长城段落的保护维修和抢救工程,为保护长城起到了积极作用。(完) |
内蒙古长城总长度位列中国第一
文章导读: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1日晚间对外发布,在中国拥有长城的15个省区市中,内蒙古的长城总长度为7570公里,位居中国第一。
- 第三届“农民文学奖”在湘阴颁发 余秀华等获奖2016-12-22
- 厄瓜多尔雨林“搬进”上海中华艺术宫2016-12-22
- 《长恨歌》十年 演出2400场待客500万人次2016-12-22
- 《里尔克诗全集》居商务印书馆2016人文社科“十大好书”榜首2016-12-22
- 首届尼泊尔校园中国电影周在加德满都拉开帷幕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