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8月1日 /美通社/ -- 前不久,领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焦顺昌教授及其团队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 "Using clinical genomic sequencing to guide personalized cancer therapy in China" 于 SCI 期刊 Personalized Medicine 发表。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精准医疗时代已经来临。精准医疗有时也被称为“个体化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和环境的不同,为患者量身定制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使患者在更有质量的生活状态下获得更可观的临床获益。 值得欣慰的是,现下对于肿瘤的认识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抗肿瘤靶点被开发,各类抗肿瘤新药及新疗法的临床试验数量呈爆炸性的增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有限的肿瘤样本,使用单基因或小 panel 的检测或许会错失许多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相较之下,全外显子组测序 (WES) 可以为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因为外显子组虽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占比不到2%,但却包含了约85%的已知致病变异。 在这项研究中,领星对一千多例中国肿瘤患者的样本进行了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 (CWES),然后对其中成功检测的953例中国肿瘤患者的突变特征进行了鉴定,并与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的 WES 数据进行了比对。此外,领星还对其中22例在前期治疗中失败的 IV 期肿瘤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以评估 CWES 分析对临床结果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中国肿瘤患者CWES结果分析 对953份 CWES 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8.56%的患者有至少一个临床可操作的体细胞突变;约40%的患者至少携带四种潜在的免疫治疗预测生物标志物中的一种;约20%的患者被推荐使用已获得相应适应症批准的分子靶向药物。也就是说,CWES 报告能够为绝大多数的肿瘤患者提供临床治疗建议。 CWES分析的临床效益评估 对22例接受 CWES 检测的中国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的结果显示,遵循 CWES 分析结果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A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 为12个月,较未遵循患者(B组)显著延长,B组患者的中位PFS为4个月。45%的A组患者在这一轮治疗中失败了,而B组的失败率为91%。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 CWES 具有增加中国 IV 期肿瘤患者临床获益的潜力。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评估 CWES 战略临床效益的研究。 与2016年相比,截至2018年11月,CFDA 共增加了15种抗肿瘤药物,更多的药物被纳入了医保,也使得中国肿瘤患者有了更多的药物选择。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中国肿瘤患者可以得到基于 CWES 分析匹配的药物,也期待临床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推广能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切实的获益。 论文链接: |
领星发表学术论文,临床基因组测序技术助力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