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2019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根据最新发布的亚洲大学排名,中国大陆高校首次占据亚洲大学前十名中的四席。2020年版的QS亚洲大学排名见证了浙江大学排名的持续上升,从第13位跃至第6位,与清华大学(第4名)、北京大学(第5名)和复旦大学(第7名) 一同位列前十。
这一成绩展现了中国内地高校的快速进步:在2016年的排名中,只有一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前十。前20的区段在过去5年里也有明显提升:2016年,只有3所中国大学进入前20名。在2020年的排名中,有5所中国大学进入了亚洲前20名。
QS亚洲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共涉及11项指标,对亚洲550所最好的大学进行了排名。该数据库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关于大学质量的全球学术调查和雇主意见调查,囊括了超过9万名学术教员和领导以及超过4.4万名雇主的意见。
新加坡国立大学连续第三年被评为亚洲最佳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从第3名上升到第2名,香港大学位列第3。
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2020(前10)
|
2020
|
2019
|
大学
|
地点
|
1
|
1
|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
新加坡
|
2
|
3
|
南洋理工大学(NTU)
|
新加坡
|
3
|
2
|
香港大学 (HKU)
|
香港
|
4
|
3
|
清华大学
|
中国大陆
|
5
|
5
|
北京大学
|
中国大陆
|
6
|
13
|
浙江大学
|
中国大陆
|
7
|
6
|
复旦大学
|
中国大陆
|
8
|
7
|
香港科技大学 (HKUST)
|
香港
|
9
|
8
|
KAIST - 韩国科学技术院
|
韩国
|
10
|
9
|
香港中文大学 (CUHK)
|
香港
|
©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19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
|
执行摘要:中国大陆
-
中国大陆大学取得的进步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在学术研究表现上的提升。在上榜的118所中国大陆高校中,有79所大学在QS的教员篇均论文引用量排名中有所提高。这个指标衡量的是一所大学的研究影响力,背景数据方面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大学在学术产出影响力方面正在逐年提升;
-
此外,根据QS教员人均论文量指标,亚洲50所最高产的大学中,有18所来自中国大陆;
-
亚洲最能培养出受雇主青睐的就业人才的两所大学都位于中国大陆:北京大学(第一名)和清华大学(第二名)在亚洲雇主声誉方面得分最高;
-
然而,也有迹象表明,雇主们开始对中国大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有了一些担忧。在188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就业者中,有92人的雇主声誉评分下降,只有13人的雇主声誉评分上升;
-
也有迹象表明,在QS数据库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比中国大陆高校相对更快。在国际学生比例指标数据库中,中国118所高校的86所排名较低;
-
最后,中后段的大陆高校相较其他地区而言,进步并不明显。尽管此次亚洲大学榜前100中有24所在来自中国大陆,但相比2016年的排名少了一所,当时亚洲100所顶尖大学中有25所是中国内地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2020 :亚洲 (中国大陆前100所大学 )
|
2020
|
2019
|
大学
|
4
|
3
|
清华大学
|
5
|
5
|
北京大学
|
6
|
13
|
浙江大学
|
7
|
6
|
复旦大学
|
17=
|
19
|
上海交通大学
|
27
|
2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1
|
26
|
南京大学
|
36
|
34
|
武汉大学
|
42
|
39
|
中山大学
|
53
|
56
|
北京师范大学
|
54
|
54
|
同济大学
|
55
|
55
|
西安交通大学
|
57
|
58
|
中国人民大学
|
62
|
64
|
华中科技大学
|
71
|
7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3
|
66
|
南开大学
|
78=
|
75
|
厦门大学
|
78=
|
82
|
上海大学
|
83=
|
89
|
山东大学
|
85
|
83
|
天津大学
|
87
|
81
|
华东师范大学
|
88
|
88
|
北京理工大学
|
91=
|
104
|
四川大学
|
95=
|
79
|
吉林大学
|
©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19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
|
QS研究总监Ben Sowter说:“在过去五年里中国最好的大学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2016年,中国大陆没有一所大学排名高于第七;现在,中国大陆有四所大学排名第七或更高。这是政府投资中国高等教育的证明。此外,亚洲毕业就业率最好的两所大学位于中国大陆, 而这些表明北京和清华正在培养帮助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知识经济体的全副武装的毕业生。”
Sowter继续说道:“然而,中国现在面临着和美国一样的挑战:确保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不脱离他们的同胞。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之大,只有印度可以与之匹敌,而中国高校的课程对学生进入职场也至关重要。对学术研究方面的投资已经为中国的大学带来了成果 -- 而现在的关键是要有能与其相匹配的对学生的投资,从而使得中国高校的毕业生能够征服21世纪的就业市场。”
完整的排名可在 www.Top-Universities.com。完整的编译排名方法描述可在以下网址查阅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asia-rankings/methodology。
|